【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教育部大力提倡「終身學習」,縣府教育局歡迎鄉親共同來響應,並提出「學習密碼331」,就是鼓勵每人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學習30分鐘及日行一善」,藉此養成終身學習、規律運動及行善習慣,以提升國人整體的品德修養,營造富而好禮的社會。
教育局表示,從1970年代起,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等重要國際組織的倡導下,推動終身學習逐漸成為各國教育改革及發展的共同趨勢。教育部長吳清基自98年9月上任以來,亦順應國際潮流,將終身教育納為5大施政主軸之一,期藉由鼓勵個人身心靈三方面自我修為,即透過終身運動促進健康、終身學習促進心理成長及終身反省達到靈性滿足,以培養學習型公民。
由於「2008年臺閩地區成人教育調查」、98年運動城市調查及商業周刊967期公布「台灣社會道德觀」調查報告均顯示,國人參與學習率、規律運動比率及國人品格,宜不斷提升。
因此,教育部特將99年訂為終身學習行動年,並提出學習密碼331:鼓勵每人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學習30分鐘及日行一善,養成終身學習、規律運動及行善習慣,期將我國規律運動人口比率由現今24.4%,每年擴增0.5%至1%,4年成長為26%以上;其次,成人參與學習平均率由現今30.96%,逐年提升到德國等先進國家42%水準,希望整體提升國人品德修養。
而99年各項推動策略著重在喚起民眾意識到持續運動、終身學習及時時反省對於個人健康、競爭力及品德修養的重要性,產生培養規律運動、學習及行善習慣的行動力,因此,除了提供多元運動、學習管道,鼓勵民眾共同參與,更基於楷模學習之理念,選拔終身學習331典範,引發大眾想要仿效的心理動機,進而產生模仿行為,落實331理念。
為賡續推動終身學習行動331理念,今年民國100年,將以99年推動成果為基礎,整合相關單位及資源,進行策略聯盟,形成一個網絡,擴大學習機會與管道,進而提升學習參與率:同時,融入休閒教育理念,透過休閒活動,鼓勵民眾透過休閒活動,學習新事物、欣賞藝術、培養體能與運動興趣、學習關懷、服務他人與回饋社會,讓民眾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331行動。
教育部提倡「學習密碼331」,提升國人品德修養,營造富而好禮社會
- 201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