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秋月/南竿報導】首度由馬祖主辦的海漂垃圾研討會,環保局邀請大陸福州市環保局副局長趙炳榮及兩岸多位學者專家與會,馬祖方面所提仿效金廈模式讓污染源頭閩江流域進行減量及污染防止、海漂垃圾運送到福州市處理等議題都未獲共識,福州市環保單位成員直言這是要向中央提報的問題,建議交由海基、海協兩會協商處理,不是縣市可以單獨處理的議題。
環保局長陳玉利表示,海漂垃圾問題是四鄉五島共同的痛,而處於下游的馬祖不斷投入經費與人力處理,但沒有源頭的協助幾乎是永無解決的一日,處理起來相當令人氣餒。這場由環保局辦理的「海峽兩岸海漂垃圾改善交流會議」,是馬祖、福州首度辦理的海漂垃圾研討會,過去僅停留在拜會階段,藉由面對面的討論與學者的討論,希望能找出海漂垃圾最有效率的解決方式。
昨天這場會議由參議姚醒吾主持,出席人員在本縣部分有縣府環保局同仁、莒光鄉長柯玉官、東引鄉長馮印樂等,大陸方面則由福州環保局趙炳榮副局長率領、福州環保局總工程師許愛瓊、福州監測站站長林楓、福州監測站高級工程師陳遠銘等。另外學者部分,有中山大學教授袁中新、宜蘭大學教授張章堂,大陸福建華僑大學副院長許綠絲、教授洪俊明、福建師範大學教授仝川、林嘯、楊紅玉及福建廈門大學教授歐陽通、熊小京,都是環境工程相關學者。
會議首先由張章堂進行馬祖海漂垃圾的現況與處理情形,歐陽通教授則就福州市處理情形進行說明,洪俊明則以金廈合作案例說明各項處理的情形與結果,證實金廈透過積極的合作,確實發揮一定的成果,這一點確實讓馬祖羨慕不已。
就福州市部分在簡報中確實有針對海漂垃圾有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導與處理,然而針對馬祖部分所提的問題,副局長趙炳榮直言,要攔截閩江口的垃圾也要知道垃圾從哪裡來,馬祖端的海漂垃圾也要確認是從哪裡來的,另外沿海企業的固狀垃圾,其實管制相當嚴格,但是上游農村或是養殖戶幾乎無從管制,因為不知從哪裡來,而最重要分屬不同區不同單位的權責,還必須分別處理。
無論從學者或福州市環保人員口中都可以得知,大陸雖然展開一定程度的環保清理工作,但實際對於海漂垃圾的管制相對有限,因為福州近海區域分布較多,閩江口養殖業區集中,江河溪流帶來的垃圾、沿海居民將垃圾直接倒入海中、工業企業各種固體廢物、海上生產活動產生的垃圾等,都讓垃圾量驚人。
馬祖地區提出多個建議案,包括參考金廈模式,由福州市在污染源頭的閩江流域進行減量及污染防治;再來建立馬福對口單位、建立海洋緊急應變聯繫網、垃圾運送至福州市處理等,雖然有討論但並沒有共識,主要因為這些建議涉及多個單位,如福州市漁業海洋局,另外境外垃圾處理或海洋緊急應變網,都不是出席單位權責可以辦理,福州方面建議可以提交納入海基、海協兩會討論。
有關這一點環保局長陳玉利有些無奈的表示,每一次都向環保署提出建議,將海漂垃圾處理納入兩會討論議題,但環保署都建議由馬祖、福州自行討論處理,實際進行討論確定根本無法由縣市層級處理。
海漂垃圾對於地區嚴重困擾,出席的鄉長都表示不勝其擾,馬祖岩岸地形有的根本是無法處理,對於地區發展觀光確實是一大隱憂,必須積極面對與解決,也希望兩岸攜手處理。
海漂垃圾研討會馬祖、福州首度面對面 找出解決方式
- 2012-12-26
首度由馬祖主辦的海漂垃圾研討會,由兩岸多位環境工程學者及福州市副環保局長趙炳榮率多位同仁共同參與討論,多項議題有討論但無共識,縣市層級的環保單位似乎無力處理,建議交由兩岸召開的海基、海協兩會會議納入討論。(圖/文:劉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