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嘉榮報導】瑪莉亞颱風強勢來襲,所幸輕輕掃過台灣,災情較輕,還帶來豐沛雨量,然而離島的馬祖,卻沒有如此幸運了。今年在西莒蛇山繁殖的數百隻鳳頭燕鷗,以及世界稀有的數隻黑嘴端鳳頭燕鷗,慘遭颱風肆虐,導致整群燕鷗繁殖失敗。大自然的無情,上演了一場殘酷的物競天擇生態課。
馬祖生物多樣性豐富,炎炎夏日每年都有上千成群的燕鷗來到馬祖的無人島礁繁殖,這些翩翩飛羽中,最受人矚目的便是數以千計的鳳頭燕鷗,及全球僅剩百隻左右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這兩種燕鷗每年都會群聚在一起,選定一個無人島礁繁殖,馬祖也是在2000年,將8個無人島礁劃設為燕鷗保護區。據參與燕鷗研究團隊的台北鳥會觀察,今年雀屏中選的是西莒蛇山,於5月底記錄到近千隻的鳳頭燕鷗及5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此繁殖,並於6月底觀察到有幼鳥孵出,為今年繁殖季揭開序幕。
好景不常,7月中颱瑪利亞,雖然僅掃過台灣本島,但卻直撲馬祖,對燕鷗繁殖造成重大影響。縣府產發處為監控觀察蛇山的燕鷗繁殖狀況,架設即時網路攝影機,7月11日的影片顯示,在狂風中無數隻燕鷗幼鳥慘遭浪濤吞噬,讓這些小小生命來不及長大,就在大自然中被無情淘汰。研究團隊7月15日實際抵達蛇山觀察,確認鳳頭燕鷗都已離去,僅有零星個體出現,透過空拍機拍攝協助,並沒有發現幼鳥的蹤跡,僅剩下白眉燕鷗在活動,鳳頭燕鷗及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宣告失敗。
鳳頭燕鷗及黑嘴端鳳頭燕鷗喜歡在無人島頂的平坦處繁殖,燕鷗的巢就在平坦地面,不會多加粉飾,親鳥利用周遭環境,從密密麻麻的繁殖鳥巢中找到自己的家,直至雛鳥出生數天後,才轉為以聲音作為溝通工具。燕鷗研究團隊的台大森林系教授袁孝維指出,西莒蛇山地型陡峭,平坦面積有限,因此多數個體不得不在傾斜的坡面上築巢繁殖,使得缺乏飛行能力的雛鳥,在無處可躲的情況下,難逃瑪莉亞颱風的摧殘。
鳥類無疑是大自然所賜予我們的珍貴資源之一,看著牠們自由自在的翱翔於天際,常使人羨慕,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大自然也不是只有祥和的一面,值得慶幸的是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燕鷗研究團隊的台大森林系博士生張樂寧,於7月19日調查中發現,在南竿瀏泉礁還有一小群的鳳頭燕鷗在此群聚,有望能成功繁衍出下一代。
鳳頭燕鷗是台灣離島具有生態指標意義的資源,馬祖擁有特殊的天然環境及地理條件,才有幸運見到如此壯麗動人的自然奇景,凸顯其珍貴所在,更是推行島嶼生態旅遊的重要資產。除了集結縣府、台大森林系以及台北市野鳥學會的長年研究調查,也希望一般大眾能關注並認識這群海上嬌客,亦可透過實際行動捐款支持研究團隊及協助保育工作,讓鳳頭燕鷗能夠順利成家繁衍生生不息。
颱風影響 西莒蛇山鳳頭燕鷗、神話之鳥繁殖宣告失敗
- 2018-07-24

受到瑪莉亞颱風影響,西莒蛇山鳳頭燕鷗及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宣告失敗,僅剩下白眉燕鷗在活動。(圖:台北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