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必須有效管理與維護

  • 2004-02-19
 縣長陳雪生日前在縣府主管會報中,特別指出地區多項公共設施,需要加強管理與維護,要求相關單位迅速改善。地區各項公共建設來之不易,維護和管理工作更為重要,如果無法建立一套制度,不但造成公帑的浪費,無法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地方整體形象。軍中有一句標語「保養重於購置」,地方建設的維護與管理,同樣需要這種作為。
 地方自治以來,地區四鄉五島公共建設不斷,這是產業發展和生活品質最大的動力,也因為大量公共工程的推動,加速了馬祖的成長。儘管在建設過程中,有些地方因為規劃問題,而對環保造成衝擊,民意也有反彈,但是公共建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上,任何國家或地區,假如缺乏公共建設,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我國每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總會推出重大建設,以刺激產業,這種做法固然不是萬靈丹,多少也有成果。現在馬祖致力建設,正是產業發展的基礎,起步雖嫌晚,卻有了好的開始,希望能以穩健的步伐繼續走下去。
 公共建設能夠提升產業發展的條件和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是不錯的,但是管理和維護如果做不到,所衍生的問題,比不建設更大,像是陳縣長指出的南竿勝天公園亭台和津沙往鐵板景觀步道,因為年久失修,破壞十分嚴重,這種景象看在觀光客眼裡作何感想。再者,現在的珠螺室內游泳池和清水民俗文物館,也有強化管理的必要。其實,任何一項公共建設,於規劃設計時,就應該把管理機制涵蓋在內,地區在過去沒有注意到,也疏忽了,現在必須力求補救,即使是亡羊補牢也有必要。
 管理或維護,離不開人力和財力,這也正是地方政府最為棘手的問題,因為員額和預算都受制於中央儘管如此,我們既然有了建設卻不能不管,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充分運用,是有關部門必須面對和檢討的。我們以為,部分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不妨針對其特性,委外就可以嚐試,當然以地區環境,全部由民間業者負責盈虧,可能不易做到,因為地方市場太小,然而,政府可以在委外中,減少支出,更重要的是,民間的效率也比較高。
 推動公共建設的確不易,單單是爭取中央補助,就非常吃力,官員和民代無不盡心盡力,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中央支持並完成建設,我們豈能因為管理或維護問題,而使建設效益打折扣?觀光立縣的馬祖,其公共建設不但能夠促使產業升級,也是吸引觀光客的賣點,更關係馬祖的形象,為此,觀光景點的開闢是必須的,但是管理和維護更為重要。
 陳縣長已經指出公共設施管理與維護的重點所在,現在是具體行動的時候了,不論基於職責和地方利益,相關單位都要積極面對、處理,拿出績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