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變張曉風,不變的是她的散文。文化局名人講座系列活動,昨晚在民俗文物館邀請到知名作家張曉風,主講「你的影子好美」,縣長陳雪生、秘書長王忠銘、文化局長劉潤南與所有張曉風的書迷們同場出席聆聽,再次讓文物館演講瀰漫優雅的氛圍。
張曉風文章洗鍊而生動,她寫生命的困頓,也寫生命的喜悅,她說:「我喜、我悲、我貪戀、我捨棄。」道出人的一生由執著轉而豁達的轉變,引起每個人的共鳴,昨晚吸引眾多書迷前往聆聽,重溫久未聽聞的人生啟發。昨晚張曉風從許多歷史與現實生活故事中,道出為人「情義」、「仁慈」、「忠誠」的諸多美德,在以工商社會掛帥的今日幾乎不再被人提起。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這些只存在書本中被文字記載的「忠孝節義」,看在現在人眼中已變得有些不可思議。然而,生命有起始、有過程、有完整,中國人五千年悠久文化是起始、是過程,是不是也使每個人完整,現在人是怎麼認為,在昨晚的講座中,每個人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找到智慧初啟時的小小悸動。
縣長陳雪生在致詞時細數張曉風的得獎經歷,同時說出「百變張曉風,不變的是她的散文」,表示對張曉風散文的無限推崇。書評家說張曉風散文的深刻,可以用學者的深度細讀,可以用孩子的天真翻閱,因它那樣淺明。中國文字在她手裡,可以豪邁、可以溫婉,從最深邃的苦難處提昇,在飛揚時沉潛。管描人、繪景,或敘情、述事,都能得心應手。她重情,也明理。她寫小事理,入細入微,她也意圖探索和尋覓宇宙間的大道理。她寫多采多姿的生活,所以她能點出活生生的日常,而這些人、這些事、這些景物,多是大家所熟悉的,所以深刻感動每個人的心靈。
張曉風文物館開講 感動每個人的心!
- 2008-11-16
九十七年社區生活美學名人講堂系列活動,邀請知名作家張曉風主講,吸引眾多書迷前往聆聽。(圖/文:鄭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