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您看過真正野生海芙蓉嗎?北竿龍福旅行社老闆王樹欽夫婦25日到大坵島採擷海鮮生品,船過小坵尾端礁岩上發現野生海芙蓉,採集10餘株,他說,算大株,他經驗判斷也有10來年,因逢冬季,葉子比較少,整根也不重。
王樹欽說,野生海芙蓉看起來就是乾乾的,根部及枝幹表皮龜裂,就是海風吹蝕,「鹹水ㄑㄧㄡ」(馬祖話:海水衝擊成浪花霧狀,經海風吹散)潑灑,所謂海上「芬多精」長期吹襲,具有較強的藥效。
王樹欽說,小坵尾端發現野生海芙蓉就在礁岩表土上,採集容易,根部有鬆土,大家所說,長在陡峭海崖山壁間,那是根本拔不動,已經幾十年根部深入壁部,只能折斷枝幹。
他說,準備泡藥酒,第1泡要用米酒泡,高粱太烈,會將野生海芙蓉成分消失;上次他送1瓶給好友,後來喝了有效。
海芙蓉,馬祖人叫「白艾」,過去,民間傳出先民採集野生海芙蓉而喪命海崖,或是面海的陡峭山坡。最近,山隴釣友說,在春水天,開船出去到瀏泉礁(南竿-莒光海域中間)野生海芙蓉葉子多時,可以聞到一股特殊味道。
海芙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稀有的名貴藥材之一,耐旱、耐瘠也耐鹼,因生長環境惡劣,故成長極其緩慢,具有較強的藥效。過去1斤曾賣到新台幣3千元,但因生長在海邊岩壁上,摘取不易,有人稱它為「奪命芙蓉」。
珍稀藥材 鄉親小坵島採集10餘株野生海芙蓉
- 2014-01-27

北竿王樹欽25日到大坵島採擷紫菜,船過小坵發現野生海芙蓉,並採集10餘株,他在小坵島尾的礁岩上手持拔起的天然海芙蓉。(圖:王樹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