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馬祖首次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演練

  • 2005-08-19
 工作人員利用吸油棉將船隻四周攔油索內的油汙吸起。(圖/文:曹重偉)

 工作人員利用吸油棉將船隻四周攔油索內的油汙吸起。(圖/文:曹重偉)

圖/文:曹重偉
 今年四月十八日的南竿福澳港遭傾倒廢油汙染事件、七月十日的東莒士官長號漏油至沉船事件,都帶給地區鄉親很大的震撼,也驚覺到海洋汙染的恐怖與嚴重性;縣府環保局將此「新的重擔」一肩扛起,在士官長號沉沒後的一個月,也完成了馬祖首次的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演練,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馬祖住民們該共同關切的話題。
 海洋汙染防制問題浮上檯面後,縣府為表達對環保工作及海洋保育的重視,立即指示環保局就相關汙染問題及防制辦法提出計畫;面對這個地區環保工作的新課題與新威脅,環保局的新任務與新挑戰,就是在不增加該局人力的前提下,如何「合縱連橫」,統合各相關單位的人力、物力及資源,與汙染美麗海洋的油汙打一場爭時間、爭空間的環保戰爭。
 昨天八月十八日上午,福澳港區內戰旗羅布,宣導拱門也在前一天就架起,頗引路人注目,但一問才知道此次不是美食園遊會,而是正經八百的海洋油汙緊急應變演練,多數人雖不明白是什麼,但擺出如此陣仗,也讓鄉親認為這一場是「玩真的」。
 上午十時廿分,司儀一聲演練開始後,現場狀況為台電馬祖區營業處載運重油之油輪「明福輪」於駁靠福澳商港之卸油碼頭輸送油料至油槽時,連接管線因配件故障鬆脫造成重油外洩,經搶修仍未止洩,而造成持續洩漏,初步估計明福輪上油量約五十噸,並以每小時零點五噸的速率持續洩油,同時因風向及海流因素影響,油汙有往外海擴散情形,恐破壞原有海域環境景觀與生態。
 再經由現場依序演練的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事故通報、即時緊急應變、設置現場應變中心、攔油及吸油、清理海面殘油、善後處理、宣告海洋汙染事件狀況解除,以及事後的災因調查、汙染賠償及求償;其中以海上佈放攔油索過程最為精采,海巡隊警艇與水上救生大隊長林平鑒所駕駛的救生艇通力合作,以高超操艇技術快速將繩索包圍汙染地區,精確穩定,贏得來賓的鼓掌叫好;而同一時間出現在福澳港入口處海巡隊的所謂「外海油汙觀測監控艇」,原來是和星艦在「跑龍套」,令知道內情的人都會心一笑。
 此次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演練的參演單位包括,環保局、海巡隊、岸巡大隊、南竿鄉公所、台電公司、港務處、警察局、消防局、水上救生大隊、馬祖區漁會、建設局及油品供應公司,動員人力百餘人,各項配備更是實際操作使用,消防局噴水車全力噴灑岸上汙染區域,清潔隊員們使勁的清洗地板,讓場面相當逼真;唯一「虛擬」的,應該就是沒有真的將重油傾倒進入海中。
 至於常成為國際新聞的事故調查、汙染賠償及求償部分,依演練過程中,是先針對福澳商港與附近碼頭及岸邊有汙染地區,由環保局偕同第十海巡隊及專家學者進行事故調查,而災後環境復原工作及賠償,則要由汙染行為人負責,並由相關單位監督,去年長榮海運汙染舊金山海域事件,經過官司纏訟,結果該公司判賠新台幣八億元,一時成為國際的焦點,所以要靠重罰,才能杜絕海洋汙染及不讓環保的囂張行徑再次發生。
 演練結束後,環保局指出,雖然此次演練是由委外的益喜歐環保科技公司所安排規劃,該公司在前期針對馬祖地區現況及所可能發生的狀況,做了多項的模擬演練,並以其他縣市的模擬狀況為例,讓地區了解到此類演練的主要流程及所需人力、道具等基礎概念;雖然如此,但畢竟馬祖地區是第一次辦理這樣的演練,其他縣市的經驗與顧問公司的專業,都是值得學習與參考的,也相信地區所有相關人員在這次通力合作與操作經驗後,對於往後若真正發生類似狀況,應該都能夠駕輕就熟才是,這也是此次演練的真正目的。
 馬祖的地域是全國最小的,海域卻是全國最大的,在主打「海上桃花源」觀光主軸的此時,絕對不能讓任何油汙染的類似事件發生,不然絕對是重大的打擊;如何防堵類似事件的發生,是相關單位的職責所在,也是所有在地住民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