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欄》認識慢飛的小天使-什麼是「發展遲緩兒童」

  • 2006-04-12
 心理師為小朋友做發展評估。

 心理師為小朋友做發展評估。

文/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秘書長林美瑗
資料提供:連江縣衛生局
 剛剛出爐的「康健雜誌」以我們專業領域常說的「發展遲緩兒童」作為封面故事的主題,趕在四月份屬於兒童的季節推出,還在台北召開了記者會,一時之間,「慢飛的小天使」成為熱門人物主題,這讓我們從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工作者,感到與有榮焉。
 或許還有很多人不清楚什麼叫「發展遲緩兒童」?為何說他們是「慢飛的小天使」?我們先來看以下介紹的孩子的狀況,或許大家會較明白一些。
 (案例)
 在我的早療工作中,小元是我十年前第一個「有特殊需要的麻煩小天使」。他長得十分可愛,父母親為了他的教養問題,放棄在美國的成就回到台灣,多方探聽後把孩子帶到我服務的兒童發展中心來。由於這個兩歲多的小男孩有「不明原因的人際互動障礙現象」,只要一離開家裡,必定緊緊地抱著父母,一概拒絕陌生人接近,呈現出強烈的「分離焦慮」現象。
 每天上午,小元的爸媽在上班前把他送到中心來,在一陣哭鬧和拉扯後,留下嚎啕大哭的小元。我的工作就是陪著小元。小元可以一直哭、哭、哭到中午,午餐時一邊吃著媽媽準備的水餃,一邊抽噎著;吃完再繼續哭,哭累了,就坐在小椅凳上打瞌睡。只要有人想靠近他、抱他或叫他,馬上又可以聽到他的哭聲,直到下午他爸媽來接回家。
 像這樣的孩子一般幼稚園或托兒所是不敢收的。
 後來我們以遊戲活動和堅毅的耐性,慢慢和他磨,逐漸的,他的哭聲減少了,也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而且他的語言也表現不錯。經過一年多以後,我們就建議他的父母讓小元去讀幼稚園,他適應了一小陣子後,也能和其他小朋友融合了,後來順利國小畢業,現在就讀國中,而且成績很好。
 和小元這段不太長的緣分讓我體認到早期療育十分積極的意義面,同時也是我從事早期療育生涯中,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換句話說,疑似身心發展遲緩的孩子,不等於就是身心殘障!
 所謂「發展遲緩兒童」指的是某位小孩他的認知、生理、語言溝通、心理社會、生活自理等發展有異常,或可預期會有發展異常,需接受早期療育的零至六歲兒童。這裡指的「發展有異常、或可預期會有發展異常」,是需要經過專業的發展量表與專業的評估和鑑定來下定論的。
 我們的經驗是「輕度障礙」或不明原因「發展遲緩」的孩子,經過早期療育後,症狀消失或改善的案例不少;當然有些「重度」發展遲緩的孩子,他們的發展原本就「落後」同年齡的孩子很多,而且可以預期這些孩子若沒有及時給予復健或特殊教育,將來他們變成「身心障礙」者是可以「想當然爾」的命運!
 為了能讓孩子的身心障礙減輕,也為了能讓這些孩子的家庭不要太受累,我們的社會和政府有責任,提供早期療育的資源給這些不幸的孩子。
 至於我們該如何來提供早期療育的資源?該如何幫助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不是單靠一個家庭或某幾個人的努力就能達到的,我們會在連續幾天中把這一套協助「慢飛的小天使」相關議題和內容,透過文章來介紹給大家知道。
 記得我一位做特殊教育的朋友這樣說:這些發展遲緩或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們,「如果他沒有生在別人的家,就會生在我們的家,所以這些孩子是我們國家的孩子,這些家長是替我們承擔了照顧這些孩子的重擔。」可見大家應該一起體諒,互相幫忙,讓成千上萬的「慢飛小天使」,能夠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