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列島與海洋環境文化研討會/馬祖沿海魚類資源之永續利用/(文: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 2012-07-15
 摘要
 馬祖列島為一群島,包括了東引、西引、西莒、東莒等十個主要的島嶼所組成。由於位於閩江口,故營養鹽較豐;也是暖流與寒流南北交會,為多種經濟性魚類索餌、生殖及越冬洄游的必經之地,使得馬祖海域之漁業資源異常豐富,為拖網、刺網、延繩釣、定置網及手釣的重要漁場。馬祖海域共記錄有85科,214種魚類。其中有8科9種是未分布到台灣的種類。在經濟性魚類方面,最主要的魚類資源是帶魚、鯧魚、黃魚、鮸魚、鯛魚及雜魚等。但因過度捕撈,及大陸漁民非法炸魚,越區捕魚已造成馬祖地區漁業資源的嚴重衰退,漁村沒落,亟需要政府的積極經營管理,將馬祖的沿岸漁業由獵捕型漁業轉型為培育型及管理型漁業,並發展觀光休閒漁業及海洋遊憩活動,才可使馬祖的漁業永續利用。
 關鍵詞:馬祖、永續漁業、漁業管理、海洋資源、海洋保育
 一、 前言
 馬祖列島為一群島,包括了東引、西引、亮島、高登、大坵、小坵、北竿、南竿、西莒、東莒等由北至南十個主要的島嶼所組成,南北綿延54海浬,涵蓋水域面積甚廣,海岸線總長約有133公里。此一海域由於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大量河水注入海中帶來大量的無機鹽類及有機物質,使馬祖海域的營養鹽較豐。此外馬祖海域也是東海與南海海區交接地帶,季節性地受到夏天南海水團北上及冬天的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的影響,形成暖流與寒流南北交會,為多種經濟性魚類索餌、生殖及越冬洄游的必經之地,也因此使馬祖海域之漁業資源異常豐富,為拖網、刺網、延繩釣、定置網及手釣的重要漁場。
 馬祖地區最主要的魚類資源是帶魚、鯧魚、黃魚、白花魚、鮸魚、白力魚、鯛魚、鰻魚、紅斑、丁香魚、烏魚及雜魚等。產量由民國50年代每年近2,000噸(不含蝦皮),民國60年代的1,700噸,民國70年代的1,300噸到民國80年代的數百噸,迄今幾乎已呈停頓狀態 。且實際作業漁民到1998年只剩下60餘人。造成馬祖地區漁業資源的嚴重衰退,漁村沒落的主要原因,當然是與過漁有關,除了過度捕撈之外,大陸漁民非法炸魚,越區捕魚的猖獗更是使馬祖魚類資源的衰退雪上加霜 (邵和陳,2000),亟需要政府的積極經營管理,將馬祖的沿岸漁業由獵捕型漁業轉型為培育型及管理型漁業,並發展觀光休閒漁業及海洋遊憩活動,才可使馬祖的漁業永續地利用 (邵和姚,2008)。
 事實上在海島的自然資源中,海洋生物資源及漁業或生態旅遊業應遠比陸域上的農林漁牧業更具有開發利用的潛力,也更具有永續利用的價值,此重要性隨著海島面積的減小而相對增加。馬祖係由一群面積不大的海島組成,在目前全國公認破壞魚類資源四大人為因素:「過漁」、「棲地破壞」、「污染」、及「外來種」之中,應是以「過漁」的破壞最為明顯,當然底拖及非法炸魚也造成海底棲地的嚴重破壞。故為了海洋保育及資源永續利用,我們必須趕緊來重視和保護馬祖的海洋生態系。
 水產生物資源是屬於再生性資源,只要注重保育,妥善管理,嚴禁或取締非法漁撈,劃設保護區,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仍可能逐漸回復。這種現象可由這幾年從台灣各地遠道專程來馬祖海釣的眾多釣客即可知馬祖海域仍有著不少珍貴的魚類資源。但是這些釣友的釣獲量及未來馬祖發展觀光後所帶來遊客消費海鮮的量如不早作調查了解,適度規範,則資源仍可能因無法承受此壓力而匱乏。本團隊曾經在民國89年在馬祖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的支持下做了維持10個月的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與保育研究計畫,但在時空變遷後,為使馬祖之海洋資源能夠永續發展,仍需在經過十年後,再度對馬祖地區魚類資源進行調查與保育研究工作,特別是過去馬祖海域在這方面的資料並不完整。可說除了少數經濟性水產生物有些資料外,許多非經濟性或具有當地特色的生物種類資料並不多見。海洋生態方面的調查也只在近幾年內由於若干海水淡化廠或其他開發案必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而有委託顧問公司在特定的海域作過一些浮游動植物、底棲生物包括魚類之調查。但由於這些調查區域的面積小、頻度低,故資料並不多,且因研究目的不同,並沒有任何解說教育可用之資料。
 中央研究院於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進行馬祖海域四季的魚類資源調查與評估,期間利用出海採樣、漁民或釣友之樣本戶或問卷來蒐集整理馬祖海域魚類組成及資源資料,並同時進行一年四季之仔稚魚(含魚卵)資源調查及分布情形調查,以其利用調查結果作綜合整理分析,研擬出未來監測及保育的方法,使馬祖的魚類資源得以不虞匱乏、永續利用;而收集到的魚類標本,也可以持續作典藏的規劃,以豐富連江縣漁業展示館之典藏,此亦利於馬祖的觀光事業推廣。
 二、 馬祖水文概況
 馬祖為一群島,海域遼闊,面積廣達652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90公里,地形為大陸棚邊緣,海底廣闊淺平,兼具礁岩及沙泥兩種棲地底質,也是寒暖流隨季節交會之處。此外,馬祖的地理位置亦位於閩江、連江及羅源等三江交匯處,由河川帶來豐富的營養鹽,因此使馬祖一帶海域成為一處相當優良的漁場。
 (一)、海底地形
 該區之海底地形大致上是,西側海域為大陸黃歧灣,附近海域水深約20公尺,東側面對大洋島嶼,東側近岸水深約30公尺,其中南竿島與北竿島以馬祖海峽相隔,水深約為30~50公尺。
 (二)、海潮流速與流向
 馬祖因地理環境特殊,海潮流之流動受諸多因素影響,除基本的天體引力作用外,還受季節因素及海底地形變化的影響,流向多變,以下就馬祖沿岸海域潮流及海流之流況概略分述如下:
 (1)沿岸潮流
 根據英國海軍海道測量局之海圖資料顯示,閩江口在高潮前4、5小時及高潮後1、5小時間之間的潮流流向西,高潮後1、5小時至下次高潮前的4、5小時間為退潮,潮流流向東。整體而言與閩江口漲退潮流向一致,潮水平均流速約為0.75m/sec,最高流速亦不超過1.0m/sec,轉流時間則約在最高 (低) 潮後的1~2小時。
 (2)海流
影響本地區之主要海流有大陸沿岸流及南海西南季風流,其強度及流向受季節影響頗大 (在以往之報告皆認為此海域還受到黑潮支流的影響,但依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黑潮支流對馬祖海域的影響並不明顯)。福建沿海受大陸沿岸流及南海季風流向較大,春夏兩季流向北,秋冬兩季流向則為向南,而外海的海流流向均為向北,流速受季風流場的影響。
 依據馬祖水試所於85~86年間的海上實測海流觀測作業,使用流向流速計 (挪威製3D-4),採連續紀錄方式記錄海流資料顯示,海流流速分布以0、5m/sec以下居多,約佔80%,在春季則介於0、2~0、7m/sec之間,夏季則介於0、4~0、6m/sec之間,冬季則測得0、5~1、1m/sec,且流向方面冬季皆在東北及西南方位上,春季以朝西南方向及東北方向居多,夏季則朝東北方居多。
 (三)、潮汐 (潮差)
 馬祖地區之潮水屬半日潮,且潮差頗大,根據南竿福澳港建港資料 (統計自民國61年~69年9月) 之各項潮位統計如下:
 最高高潮位 (H、H、W、L) + 6.76 m
 大潮平均高潮位 (H、W、O、S、T) + 5.99 m
 平均高潮位 (M、H、W、L) + 5.52 m
 平均潮位 (M、W、L) + 3、28 m
 平均低潮位 (M、L、W、L) + 0.99 m
 大潮平均低潮位 (L、W、O、S、T) + 0.7 m
 最低低潮位 (L、L、W、L) -0.33 m
 (四)、海水能見度
 馬祖地理位置位於閩江、連江及羅源等三江的交匯處,因受河川挾帶大量的泥沙與垃圾等各種污染源注入海洋的影響,使得馬祖海域水質的能見度與台灣沿海相較之下能見度就略為較低,尤以冬季海象不穩定之時,能見度更不及1公尺,而當春季時分,大陸河川水位暴漲,大量的垃圾樹枝雜物等沖刷入海,強勢的水流常將污染物散布於海面,甚至堆積於馬祖各島的沙灘。而四鄉五島中,只以北方的東-西引島嶼位於南方的東西莒於夏季時節能見度狀況較佳,於7~8月風平浪靜之時,能見度則可達5公尺左右。
 (五)、水溫
 馬祖因位置較為偏北,且受南下之大陸沿岸流影響之下,全年水溫皆較台灣稍低,冬季時水溫降至11~13℃左右,夏季時位於較南方之東西莒,水溫回升較快,而位於北方之東西引的水溫則上升較東西莒為慢,但平均而言,夏季水溫約在23~25.5℃之間。也由於此最低最高溫較台灣北部相差平均達4-5℃左右,因此使馬祖海域之魚種組成有不小的差異。
 (六)、水中溶氧 (DO)
 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主要是受大氣含氧、生物活動、水溫、鹽度、波浪及有機污染物含量所影響。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文獻至1994年的記錄,馬祖地區的DO值約在5. 9~8. 26 mg/cm3之間,且有夏季含氧低,冬季含氧較高的現象,且因海底水深並不深,而水流對流作用較強,因此表層溶氧與底層溶氧量相接近。
 (七)、鹽度
 馬祖海域海水鹽度受閩江流量的影響頗大,一般馬祖海域鹽度約為30~34、左右,與台灣海域相差不大,但若逢閩江氾濫時期,大量的河水可使馬祖海域的鹽度陡降,據馬祖水試所的記錄可降至10、左右,而在大陸文獻上的記錄,則約在24.9~26.7之間,可見此區海域鹽度變化較一般大洋為劇烈。
 (八)、海岸地質與地形
 (1)北竿:屬丘陵地形,海灘少,但多由花崗岩組成之懸崖及暗礁。
 (2)南竿:與北竿類似亦屬丘陵地形,島上山巒地優而較少平地,為花崗岩所組成之地形,因山澗流短勢急,岩層沖刷嚴重,因此海岸多有懸崖聳立,沿岸暗礁密布。
 (3)西莒:此島面積狹小,山勢起伏大,務一較大沙灘外,其餘亦皆為陡峭之海岸地形,西莒四周暗礁亦多,亦為花崗岩所組成,蛇山為一較大之聳立獨立礁塊。
 (4)東莒:本島除東北部有少數較平坦之土地外,其餘多為植物所覆蓋之花崗石山丘。
 (5)東-西引:東西引地形起伏大,海岸山勢較其它四島更為陡峭,有一線天之天然美景,且兩島之海岸周圍散布大小密布之暗礁,高潮時亦能露出海面。
 三、 馬祖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多樣性
 (一)豐富的漁業資源
 馬祖海域由於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大量河水注入海中帶來豐富的無機鹽類及有機物質,使馬祖海域營養鹽豐富,餌料生物聚集。此外馬祖也是東海與南海的交接地帶,受到季節性的夏季南海水團及冬季的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的影響,形成暖流與寒流在此交匯,多數經濟性魚種洄游群集至此索餌、生殖及越冬等等。這些魚類所代表的生態系相當複雜,就其棲性可大致歸納成下列五個類型:
 (1)洄游性魚類—帶魚、黃魚、鯧魚、鰳魚、大眼鯛、海鰻、沙丁、金梭魚等。
 (2)近岸性魚類—鯡、鯷、、。
 (3)河口性魚類—鯔、鮸、舌鰨、海鯰。
 (4)岩礁性魚類—鯛、笛鯛、隆頭魚、石斑類。
 (5)棲居性魚類—鰈、虎、魟、鰩等。
 因此、馬祖沿岸海域漁業資源豐富,魚種繁多,包括鮸魚、鱸魚、鰆魚、長鰳 (白力魚)、黃魚、石斑魚、帶魚、白鯧、鯛類等高經濟魚介類,自古以來馬祖列島都是我國沿海重要漁場之一。馬祖地區之漁業以家計型漁業為主,在北竿漁撈作業以定置網為主,捕獲白鯧與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種;南竿以定置網及定刺網為主,捕獲蝦蛄、石斑魚、鯧魚與鮸魚等;東引以定刺網作業為主,捕獲黃魚與鮸魚等;莒光以定刺網作業及船釣為主,捕獲鮸魚、石斑、鯛類、嘉、與黃雞魚等。由馬祖區漁會漁獲報表資料顯示,由定置網、拖網及刺網所撈捕之魚種除季節性變動之外,並無異常情形。
 目前馬祖地區的養殖項目有貽貝和牡蠣養殖。貽貝俗稱淡菜,為馬祖地區最主要的經濟貝類,但受天候影響很大,養殖方式與牡蠣相似,也有以混養方式養殖。馬祖海域大陸棚地緣海底地形,除小部份為沙泥地外大部份為岩礁,很適宜做栽培漁業,若能實現則將增進地區魚類資源,可為漁業永續經營奠下良好基礎。
 (二) 馬祖海域魚種的多樣性
 馬祖海域以沙泥底棲性的魚種為最多,除了迴游性之真、外,其他數量多的小型魚類,如漢氏綾鯷、印度小公魚等數量不少。而較具經濟性或遊釣價值之魚類如日本真鱸(七星鱸魚)、黃姑魚、小黃魚、鮸魚、石狗公及黃鰭鯛等產量亦佔有一定數量,目前調查出魚類,共計56科,125種。對照2000年調查人員針對馬祖列島各海域魚類所做的馬祖海域之魚類調查,表列了39科81種,此次調查較當時多記錄了21個科,67個種。另外,比起2008年調查之26科43種,則增加了32科90種。另外某些科別亦含有較多之種數,如、科目前調查出14種 (台灣目前記錄56種),鯷科調查出至少10種 (台灣目前記錄16種),石首魚科調查出16種 (台灣目前記錄22種),鯛科調查出8種 (台灣目前記錄14種),馬祖海域於此些科別之魚種幾乎快佔了台灣已記錄種類的一半,顯示經濟性魚類之高度多樣性。進一步去整合過去之研究,馬祖海域總計擁有魚類85科214種。其中有9個科,45個種是較過去調查新增的種類。而新紀錄到的9個科分別為,寶刀魚科 (Chirocentridae)、二齒魨科 (Diodontidae)、鑽嘴魚科 (Gerreidae)、鱵科 (Hemiramphidae)、大眼海鰱科 (Megalopidae)、金線魚科 (Nemipteridae)、沙、科 (Sillaginidae)、鰻鯰科 (Plotosidae)、虎、科 (Pinguipedidae)。
 (三)馬祖海域魚類之早期生活史與生殖季節
 由2009年7月、10月和2010年1月、3月進行魚卵之掉查結果,顯示一年之中,以夏季海中魚卵密度最高,其次為秋季和春季,冬季則最低。另外東西引及南北竿海域在夏季可能較東西莒有較多數量之成魚產卵。夏季優勢種主要為分布於東西引、南北竿的石首魚科魚卵;及東西莒大量採獲的隆頭魚科魚卵,及馬祖海域皆有分布的鯷科魚卵;秋季則主要為舌鰨科、石首魚科及石鱸科; 冬季則隆頭魚科和夢鱸科;春季為鯛科、隆頭魚科和舌鰨科。若以種別百分比看,2009年夏季魚卵優勢種別為石首魚科的黃姑魚、鯷科的側帶小公魚屬、隆頭魚科的斷紋紫胸魚;秋季為舌鰨科之舌鰨屬魚種、三線雞魚及黃鰭鯛;冬季為東西引採獲之紅頸擬隆頭魚和南北竿之日本真鱸;春季為黑鯛、紅頸擬隆頭魚及短舌鰨。綜合2009-2010年採獲之優勢魚卵類別來看,以石首魚科魚卵 (4694顆)為最多,再來是鯷科魚卵 (852顆) 。仔稚魚部分,則以春季的密度最高,夏季次之,秋、冬季最低。其中夏季以石首魚科(Sciaenidae)為優勢;秋季為鯷科(Engraulidae);冬季為夢鱸科(Moronidae);春季為雀鯛科(Pomacentridae)。綜合2009-2010年的調查研究發現,在4季所採的仔稚魚樣本,以石首魚科魚類為主,出現月份在夏季;雀鯛科魚類次之,出現月份在春季。
 將馬祖海域三種魚類生活史(魚卵、仔稚魚、成魚)調查到之組成結果,依據出現的優勢比例,選出最優勢的科別種類,結果顯示三種生活史之優勢科別組成大致一致,僅優勢順序和魚種略有不同,亦顯示馬祖海域確實為此些科別魚種之產卵海域。三種生活史共同之優勢科別主要為石首魚科、鯛科、隆頭魚科、、科(俗名石狗公)、鯷科。而馬祖海域魚類優勢種別之產卵海域為,石首魚科之黃姑魚 (Nibea albiflora) (俗名為假黃魚)為南北竿海域,大黃魚 (Larimichthys crocea)為南北竿和東引海域 (朱等,1985),鯛科之黑鯛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為東西引海域,黃鰭鯛 (Acanthopagrus latus)為南北竿及東西莒海域,隆頭魚科之紅頸擬隆頭魚 (Pseudolabrus eoethinus)和花鰭副海豬魚 (Parajulis poecilepterus)為東西引、南北竿海域;夢鱸科之日本真鱸 (Lateolabrax japonicus) (俗名為鱸魚)則為南北竿海域。在產卵期的部份,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和對岸及國內相關文獻之記載,整理出馬祖海域產之魚種之生殖時間,顯示馬祖海域大部分魚種之產卵期主要為春夏季 (約3-8月),以此結果可作為休漁期之參考。
 四、 馬祖海域漁業資源之衰退
 2009-2010年於馬祖海域調查到之魚種,經測量體全長後,求取體全長平均值,並與台灣魚類資料庫及FishBase中記載之各魚種平均體全長比較,發現大部分之魚種平均體全長數值是較小的,因此推測馬祖海域之魚類可能有魚體小型化之現象。
 再與對岸之研究文獻比較,盧等 (1999)在其研究中,針對福建20種魚類(白姑魚、魬鯛、帶魚、大眼鯛、日本緋鯉、花斑蛇鯔、長蛇鯔、烏鯧、大甲、、圓、、金色小沙丁、白腹鯖、真、、頜圓、、金帶花鯖、六指馬、、扁舵鰹、大黃魚、長鰳、窩斑鰶) 進行漁業資源之調查,並將5種 (白姑魚、魬鯛、帶魚、大眼鯛、日本緋鯉)主要底層、近底層經濟魚類做1982年和1994年不同年份漁業生物學資料之比較,顯示出相較於1976年和1982年。1994年之魚類種群結構趨於簡單化、小型化和低齡化,性成熟提早,生殖力提高,極限體長L∞和極限體重W∞趨於變小,生長速率k變大,體長為零時的理論年齡t0提前,瞬時捕撈死亡率提高。由2009-2010年調查到之魚種平均體長與盧等 (1999)調查相同魚種之平均體長 (表11、12)比較,顯示有多數物種較80、90年代調查到之魚體平均體長減小,例如真、於1989年資料記載為平均體全長200、8mm,而本次調查(2009-2010年)則減小為169、9mm;大黃魚於1973年資料記載為平均體全長344mm (閩東大黃魚) (表12), 1983年平均體全長則減小為270、3mm,而本次調查(2009-2010年)則又再減少為231、6mm;而長鰳1992年資料記載為平均體全長375、4mm,而本次調查(2009-2010年)則減小為250、3mm。這些變化都是資源衰退的表現。
 再來檢視馬祖海域,乃至於福建省海域之大小黃魚之資源變化情形。大黃魚平均體長不斷在減小,魚體之平均年齡也由1973年的2、2齡,降低為1983年的0、94齡,而本次調查之平均體長亦相較1973年和1983年記載之魚體長為小,顯示目前大黃魚資源仍是衰退的。而小黃魚部份,顯示2003-2005年閩東漁場之小黃魚漁獲群體的優勢體長和平均體長,優勢體重和平均體重,優勢年齡和平均年齡,皆較1996-1997年略有增大,顯示小黃魚資源略有好轉,但與1960-1961年的優勢體長231-260mm,優勢體重241-280克和優勢年齡Ⅱ、Ⅲ齡以及初次性成熟年齡Ⅱ齡相比,該海域的小黃魚魚體依舊呈現結構簡單化、個體小型化、低齡化和性早熟狀態。2003-2005年紀錄之小黃魚生長和死亡參數與1960-1961年相比,也顯示極限體長L∞和極限體重W∞減小,生長速率k變大,體長為零時的理論年齡t0提前,總死亡係數Z、捕撈死亡係數F提高,所以小黃魚資源仍處於過度開發狀態。而本次調查(2009-2010年)紀錄之魚體平均體長180、1 mm雖相較於1996-1997年和2003-2005年有增長和恢復,但較1960-1961年之結果仍是減小很多的,因此資源量仍是遭受破壞的。
 歸究其因,為以下四點,其中又以過度捕撈最為嚴重:
 (一)過度捕撈:類的過漁行為和自然水域中大魚吃小魚有基本性質上的差異,後者則是很有智慧地只吃年幼或年老體弱不健康的個體,不會笨到趕盡殺絕,而最後自己餓死。但我們的捕魚卻常是不分大小(年齡)、不分性別,甚至不分種類一網打盡。更糟的是把正要去產卵洄游的烏魚、飛魚等中途攔截,魚卵俱獲,或是競相捕撈那些好不容易才長到可以產卵繁殖的大型石斑、鯊魚、鮪魚、旗魚等等。在這種不懂何謂永續經營的愚蠢行為下,魚類資源自然迅速衰退。許多魚種雖未完全絕種,但已由過去的重要經濟魚種,變成現在已無商業價值的「商業性滅絕」,譬如過去漁市場常見的笛鯛、石鱸、石斑、嘉、、鯊魚等等形形色色的魚種已變成十分罕見。「過漁」的問題不單是資源量銳減,使再生性資源一蹶不振,它同時會使魚演化成生殖期提前,產卵季縮短,體型小型化等效應。當族群量一旦萎縮到遺傳多樣性過低的瓶頸效應時,物種隨即滅絕。此外,誤捕造成資源的浪費亦甚嚴重,如在台灣近海的蝦拖,為了拖1公斤的蝦,其細密的網具可浪費3-130倍的小魚(下雜魚),受波及的種類則超過100種之多。幼魚資源受破壞後,在無足夠補充量的情況下,自然就抓不到大魚了。
 (二)棲地破壞:由於海岸開發,築堤建港,興建新市鎮、工業區、道路、港口,或在近沿海從事底拖、採礦、拋錨、不當開發,使沈積物大量堆積,以及有毒污水排放、海拋等等,都會破壞魚類仰以為生的各類不同的棲息地形及底質。
 (三) 污染:人類所製造的成千種污染物質可以呈溶解狀態或附著在懸浮顆粒上,再經由下水道或雨水、河水流入海中,特別是重金屬、殘氯、殺蟲劑、肥料、清潔劑、石油等毒物,以及過多之有機、無機營養鹽,造成水質優氧化,再經食物鏈傳遞的生物累積效用,影響到其他魚種甚或海鳥及海哺類動物,乃至人類本身。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平時由都市、河川及港口所排放之油污雖然量少,但在海水表面所形成之薄膜會阻礙有鰾魚類之受精卵在海表面孵化為仔魚時所需吞入第一口空氣,進而造成死亡。
 (四) 外來種引進:非經自然營力而將魚類導入一個新的自然地理區均屬之。水產養殖、餌料種或觀賞魚的不慎外逸,或人為的刻意放生、棄養是最常造成外來種問題的因素。外來種造成本地原生種的滅絕問題已受到大家所重視,但海水魚也一樣會有外來種問題。如這兩年我們已在台灣的淡水河口陸續捕獲歐洲鰻,在彰化西海岸釣獲不少紅鼓魚,這兩種都是近幾年才為了養殖而引入國內,卻不幸被宗教的放生習俗野放到了天然水域中。
 五、 如何永續利用馬祖的魚類資源
 (一) 加強取締底拖網漁法之使用
 馬祖地區於民國70年出現單拖網與雙拖網漁船,漁獲年產量激增,民國75年開始漁業資源衰竭,因此拖網漁船數量急速減少。底拖網已被全球公認是所有漁法中對海洋生態傷害最大,是不永續的漁法之一,底拖網之網板及底沉網可把海床上所有的微棲地全部夷平,將所有生活其中的生物不分種類,不分大小,全部橫掃一空,造成平均達70%之誤捕或棄獲的問題,對漁業資源殺傷力極大。目前馬祖南竿島仍剩餘少許作業之底拖漁船,因南北竿地區漁業資源衰退,底拖網採獲之漁獲量不敷成本,因此當地漁民作業頻率較低;但相較於其他島嶼,東引島擁有較豐富之漁業資源,近來島上亦出現底拖網作業船,在高頻率的採集下,對當地的魚類資源造成極大的損害,如東引島特有的珍貴魚類-石鯛;而其餘島嶼若是進行底拖作業,亦會危及馬祖(包含東引、南北竿、東西莒) 珍貴的野生鮸魚、七星鱸魚、大小黃魚,以及底棲魚類資源如比目魚生態,極易造成資源枯竭。為保育馬祖漁業資源,使衰退的資源有回復的一天,現有資源能生生不息,建議至少在馬祖地區各島嶼與周邊三海浬內均禁止使用底拖漁法。當地漁民及海巡或保七均能嚴加管理取締,不論是大陸漁船或來自台灣的漁船均應嚴格執法。
 (二) 禁漁期與休漁期之補貼及禁捕體長限制限漁或禁漁的目的是在透過立法及執行取締來保護及維持魚類族群之數量、生物量、大小及年齡組成結構,使其資源可以永續利用。然而由於漁業資源本有其自然的限制,如水域可容許之生產力、掠食、競爭壓力及環境變化對生長、繁殖及生存的影響等因素變動頗大,故管理的目標及方法也可能會隨時改變。換言之,自然限制會調節魚類族群之大小及可提供之量,而人為制訂限漁或禁漁即在制定合宜之法規來協助達成此一目標。近數十年來全球各地因均已有過漁現象,主要均係來自過漁、誤捕、非法毒電炸魚、棲地破壞、水域污染及外來種侵入等人為因素之破壞,世界各國對此一現象亦開始予以重視,目前台灣地區對於釣魚的相關法規都只是文字上的原則性規範,實際上的執行卻無法做到,因此對於馬祖地區魚種尚且豐富的釣場而言,更應積極而努力的來保護,並率先作為海釣的良好示範。
 1、禁漁期、休漁期之補貼
 春夏季為馬祖地區主要經濟魚類,如鮸魚(6-8月)、日本真鱸 (10-4月)、大黃魚(4-6月)、小黃魚 (3-5月)、帶魚 (4-10月) (邵等,2001)、鮸魚 (4-10月)及其它魚類的產卵季節。其中大小黃魚一直以來為東海陸棚的重要漁獲物,亦是馬祖地區的特產。該漁業在1950-1970年代為極盛時期,但70年代後受到過度捕撈而衰退,大小黃魚資源步入衰退及嚴重衰退 (林,2004),並且呈現生長加快,魚體小型化,性成熟明顯提前的現象。因大黃魚之產卵場主要在東海陸棚沿岸,小黃魚產卵場則在東、黃海交界處,因此90年代後,對岸在福建省寧德縣劃設為大黃魚保護區,另外東、黃、勃海及南海亦成立各式保護區。東海地區有效地實施休漁制度後,資源量有逐漸恢復之趨勢,但東海之休漁期是6-9月,而根據石 (2010)之論文分析東海主要魚種之生殖季是在4-6月馬祖在東海之南緣,亦屬於東海之範圍內。因此建議將每年的3-6月設立為禁漁期,此期間禁止海釣(抑或有條件地開放)與捕魚活動。並於此時,應給予於禁漁期有實際作業而休漁之漁民補貼,其中一部份之經費除政府編列預算外,亦可因此減低漁船補貼用油或補貼僱用大陸漁工之經費。不但可減緩過度捕撈的現象,也對促進漁民轉業或兼業也有幫助。
 2、漁獲禁捕體長
 馬祖地區較為風行之活動為鱸魚季釣日本真鱸,其已成為釣友們家喻戶曉之活動,為可發展之產業。然而鱸魚季時間為過年前後約2月至5月之中旬,然而建議制定之禁漁期為3月至6月,而鱸魚其生殖季為10月至隔年4月,顯然與禁漁期相牴觸,但釣鱸魚之遊釣產業,有其發展性。因此於禁漁期仍可維持釣鱸魚之活動,因鱸魚成熟體長通常為60公分,所以釣時必須限制最大釣獲體長不能超過60公分,和最小釣獲體長不能小於30公分,以及限制釣獲數量與釣友入島人數。另外,非禁漁期則禁捕低於限捕體長之成魚。
 先進國家對於海釣均有嚴格的規範,包括需釣魚執照,需支付釣魚稅,需遵守釣魚之規則及釣獲魚種之種類及體長大小等。然台灣目前仍無此規定,建議馬祖可以率先來規劃辦理,成為台灣的表率。
 3、鼓勵貽貝(淡菜)與牡蠣養殖業之發展
 養殖牡蠣與貽貝相較於箱網養殖及海水魚養殖,所需之成本及技術性較低,生長至收成之時間較短,相對風險較低,因其主要為濾食性,以攝取海中浮游生物為食,對環境較不易產生污染,與養殖高經濟價值海水魚相比,需以高動物性蛋白之飼料為食,如海洋魚類製成之魚粉。因此省去飼料成本與造成海洋優養化的危機。此外,養殖之水產品除可自給自足外,亦可外銷至大陸或國外。
 4、 評估投放人工魚礁及箱網養殖之可行性
 此兩工作均為目前台灣所推動的保育及復育工作。但多年來亦引發不少爭議,如人工魚礁究竟是為了聚魚加速捕撈的副漁具,或應連釣具漁業均禁止,以發揮保護礁之效果
 另外,對於箱網養殖之可行性,根據朱 (2008)之研究調查,南竿海域四維養殖區及復興養殖區兩個區域之海域,顯示馬祖南竿島之水質適合發展箱網及石斑養殖產業,惟梅雨季及颱風季,水質有較明顯之變化,兩海域有較低之透明度及較高之濁度、懸浮固體,若從事養殖需慎防此兩季的衝擊。若考慮箱網養殖對海域造成的影響,箱網養殖的飼料可能造成當地水域之優養化,以及魚虱等寄生蟲隻感染等,會使海洋水質變劣。前車之鑑殷鑑不遠,因此馬祖如要考慮此兩項工作,亦需作審慎評估,或先以試驗性質做起,而不宜大規模之推動。
 1、漁業捕撈產業之轉型與季節性休閒漁業及文化旅遊特色產業之發展
 馬祖地區可由捕撈魚業轉型為休閒漁業及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不同季節之特色產業及文化之旅,如:
 a、南北竿賞鯨:
 入冬後至4月份為馬祖水域江豚出現的高峰期。馬祖可以見到四種海豚,其中包括身材迷你的露脊鼠海豚,屬於小型海豚,個頭約一個人高,漲潮的時候會靠近岸邊覓食。馬祖南竿和北竿,是冬季主要賞江豚島嶼,最常發現海豚的地點,在冬季風平浪靜的西南面水域。南竿賞豚路線,為津沙聚落到仁愛村間的津仁步道沿線,觀測地點包括鐵堡和五五據點;北竿以午沙灣澳邊的軍事據點最好,目前未開放。露脊鼠海豚沒有背鰭,體色深灰,又很少躍起水面,露出海面的背脊超像浮在海上的輪胎,並不適宜搭船在海上觀察,而以海岸邊賞豚為主。
 b、莒光花蛤節:
 時間為7月中至8月初,因馬祖東莒的潮差往往能達到4、5公尺,最高時還能達到7、3公尺,因此退潮的時候,各種花蛤、淡菜、海膽、觀音螺、九孔、石蟳、佛手就會顯露出來,特別到了夏天的時候,潮間帶生物特別肥美,花蛤產量又多又美味,因此東莒鄉居民近年來才固定舉辦「東莒花蛤節」。
鱸魚季:
2月到5月為馬祖鱸魚季,每年這個時候往往吸引許多釣客前往朝聖。日本真鱸屬於沿岸近海的魚類,對海水鹽度的忍受力也很強,所以在河口區也會發現它們溯河而上。成熟時鱸魚在每年的10月到隔年4月會游到較深水處越冬產卵,受精卵會漂浮到海面,孵化後的小魚也會隨著沿岸海流在海洋的表層浮游,以浮游生物為食物,漸漸地小鱸魚長到2公分以上,開始會接近河口區,春夏時節長5公分以上的鱸魚開始溯河,2歲以下的鱸魚常會成群的游入淡水河川中,追逐小魚吞食,是河川中凶猛的肉食性魚類。只是目前大陸與台灣的河口都受到工業廢水的嚴重污染,使得小鱸魚根本無法游近淡水區,就在河口全軍覆沒一命嗚呼了。目前的鱸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由養殖場所養殖出來的,野生種已經極為罕見,而馬祖海域算是個得天獨厚的地區,在各島附近海域都還捕得到野生種的鱸魚,只是與十多年前比較起來數量減少了很多。
東引釣石鯛:
 石鯛屬於中大型的食用魚類,味道鮮美為上等魚類,也是釣魚人眼中的磯釣之王。小魚可飼養為觀賞用。在馬祖地區可是有名的休閒釣魚種類,而且價值不斐。一般以鋼絲作釣以避免其利齒咬斷釣組,以其強大爆發力及難以釣穫為磯釣釣遊中的高難度對象,素有夢幻之魚的雅稱。
 2、與對岸合作,強力取締越界捕魚與炸魚之行為
 隨著兩岸開放,以及兩岸三通之達成,政府和對岸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因此可以由彼此的協商互助合作,加強取締不法越界捕魚與炸魚之大陸漁民,以共同保護與維持此片海域之漁業資源。
 3、推動漁業資源變動之長期監測計畫
 過去馬祖海洋生態及魚種組成、分布、迴游路線等資料多半零星片段不完整,以致於在推動限漁(漁區、漁法、漁期、漁種;體長大小、數量)或禁漁區、保護區(繁殖區)時,均難以舉出可靠數據作為憑藉。且過去漁獲統計資料亦不夠詳實完整,可信度不足,缺少可信長期之背景資料來說服漁民及漁業主管單位制定推動保育措施。因此加強相關之調查研究甚為重要。此外亦應結合各單位的力量全面監測所有沿岸海域水文與水質、水理資料 (不只是沿海養殖水域),包括水溫、營養鹽、有毒物質、濁度、沈積物、海平面、海洋變化、紫外線、氣象及指標生物之資料,以確實掌握海域生態品質長短期變遷之趨勢。
 對岸中國對於台灣海峽及福建沿岸乃至東海漁業資源,於90年代即開始監測,並藉此估計海洋中可捕獲之資源量。而馬祖海域此一資料極度缺乏,因而難以了解馬祖海域漁業資源之變動情形,進而評估資源存量。因此未來需推動一個長期監測計劃,以收集此資料,來檢視保育策略實施後,資源量是否有回復,以及施行之成效。若成效不彰,亦可針對現有資源變動情況,擬定更有效之保護策略。
 1、推動海洋保護區之劃設及落實管理
 劃設海洋保育區為給海洋生物留一喘息之空間,是全球公認最簡單、經濟有效的魚類復育措施。馬祖地區漁業資源海洋保育區的劃設,我們建議可先與燕鷗保護區結合在一起。劃設範圍大小原則上是越大效果越佳,但基於現實上的問題,因此可以馬祖海域之周邊各小島為中心,島的四周海域距離1公里的範圍均劃為漁業資源保育區,禁止海釣及捕魚之一切人為干擾。如此不但更能保護燕鷗之覓食所,也可以增加沿岸魚類復育的機會。此保育區一旦成立就必須能嚴格立法執行,而不是像目前台灣地區只是流於形式,而未真正達到資源保育的效果,在國外對於保育區的維護非常重視,罰則也相當嚴格,因此極為期待地方政府能拿出公權力來作為台灣地區政府的楷模,並樹立典範。
 參考文獻
 石念祖,2010。運用魚類生活史特徵提出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管理的方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150頁。
 朱達仁,2008。馬祖南竿海域生態環境評估調查。連江縣政府。88頁。
 林龍山,2004。東海區小黃魚現存資源量分析。海洋漁業。21(01): 18-23頁。
 邵廣昭、陳靜怡,2000。馬祖風景特定區海洋生物資源調查與保育研究。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56頁。
 邵廣昭、陳靜怡,2001。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叢書2 海洋生物。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111頁。
 邵廣昭、姚秋如,2008。露脊鼠海豚生物多樣性研究季保育種子人員交流研習成果報告。中華民國魚類學會。1-225頁。
 盧振彬、戴泉水、顏尤明,1999。福建近海20種魚類生態學的研究。福建水產。2: 20-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