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射擊安全 共同建立管理配合機制

  • 2005-07-15
 地方開放觀光之後,海禁解除及交通穿梭頻繁,例行性火砲射擊,有賴相關單位配合、連繫,共同做好安全管理機制,一則不失國軍射擊訓練之必要,二來維護人、船之平安。
 十三日上午八點多,北竿娛樂漁船龍福號搭載二十二名觀光客由福澳港出海賞鷗,在北竿中島附近海域,忽然一陣砲響,水花四濺,讓船上觀光客驚恐萬分。一艘航行南北竿間的快輪也在船上看到福澳外海有火砲濺起的水花。另外,北竿烏龜島周邊海域也作為火砲射擊目標。
 這個事件傳開之後,當天國內媒體即予披露,對賞鷗旅客造成驚嚇,防區也表重視,並已作處理。射擊任務引起一陣恐慌,主要原因是彈著點附近有船隻在航行。
 針對彈著點的爭議,馬防部作戰組表示,這是例行性的射擊訓練,每季都有,彈著點是固定的,並沒有在福澳港區內,民眾有此感覺應是火砲的迴音加上「誤遠為近」的錯覺所致。
 過去因海防管制,娛樂船不可能成行,同時,島際交通船也不如現今密集,加上未設有動物保護區,無人島礁均是射擊靶標;如今,開放旅遊、賞鷗船之外,島礁為鳥類棲息地必須受到保護。的確靶標減少,則以周邊海域為例行性訓練,但是有賴建立安全管理機制。這次驚嚇事件,對從未經歷砲聲的遊客是受到驚慌,不過,也給我們一個警惕,也是未來安全的保障。
 現在,不必作太多說法,最重要是一起來建立這個安全管理機制,讓海上娛樂事業繼續發展,也避免外界誤導。
 第一, 射擊時間、區域通報加強宣導及明確化:防區在火砲射擊事前是經由公告,防區也表示,在射擊前還派兩棲連快艇淨空水道,問題是會擔心船隻誤闖,所以,除了在報紙上公告之外,有線電視、廣播等均要加強,執行部隊多做各種管道的通報;再者,未來區域應予明確,除了註明馬祖海域之外,應標明島名周邊海域,讓船主明瞭區塊及遵守。
 第二, 港口管理、連繫機制建立:驅離是不夠的,有必要在相關港口建立管理、射擊時間短暫時間嚴禁出港,俟射擊結束再予開放,這是最保險作法。防區在當天獲知訊息除立即停止外,也協調港務機關,日後類似訓練時,將加派連絡官進駐港務部門,掌握海面航行船隻動態。
 第三, 在安全角度上:執行部隊官兵要力行以安全為第一,在實施前作好所有連繫,管理機制通報,只要有一項未完備,或任何一絲狀況即予停止,俟一切OK再發射也不遲。
 第四, 船方也要配合、掌握:凡所有靶訊應予自行彙整遵守,必須以大眾安全及配合戰備訓練為第一,生命比開船時間上延後貴重千萬倍。
 小心、安全是一切根本,國軍防務所作射擊訓練是固定例行任務,船隻在海上跑是必然的,相關單位要共同做好管理、連繫工作,才是真正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