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燕兒何時返?台北市野鳥學會執行馬祖家燕繫放,去年一共繫放七十八隻,近五分之一今年回來報到;而今年擴大繫放共一百三十八隻,研究人員將持續關注其回到馬祖的數目;相關資料將作為編纂馬祖家燕書籍的參考。
台北市野鳥學會十八日晚間在山隴廣場示範家燕繫放,就是在家燕上掛特殊腳環,替家燕們建立專屬的「通訊地址」;觀察到這批家燕的異國朋友,可以根據腳環判別繫放的年度,還可以聯絡原繫放者,如此一來就知道燕子飛去哪裡。
該學會常務監事阮錦松表示,去年繫放七十八隻,今年觀測到回來十餘隻;今年擴大繫放共一百三十八隻,將持續觀察其返馬情形。
繫上腳環的家燕雖來馬築巢,也將持續北返;由於我國傳說,燕子代表財氣,部分鄉親與參與繫放的青年男女,都希望牠們能夠回來。
根據研究,家燕是北半球常見的長距離遷移雀形目鳥類;在亞洲,夏季家燕在北方如西伯利亞、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等寒冷地區繁殖,繁殖地最北可到北緯七十一度,度冬地為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及婆羅洲等地區,最南可到澳洲北部。台灣位於家燕遷移路徑上,台灣曾回收來自西伯利亞、日本、韓國北部、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地繫放的家燕。
北市野鳥學會舉辦家燕繫放活動 期盼來年再見
- 2009-07-20

台北市野鳥學會承接離島建設基金研究案,邀請民眾一同參與家燕繫放。(圖/文:邱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