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馬輪」停泊,以爭取時效為重

  • 2003-07-06
 全縣四鄉五島中,東引鄉對「臺馬輪」的使用率最高,他們的期望也最大。鄉長陳寶銘投書本報,建議該船提前進出港並縮短停泊時間,這項建議,已經得到連江縣政府和航業公司的重視,縣府將在下週開會決定。結束軍管後的馬祖,政府施政以民意為依歸,現在鄉親對臺馬輪既然有意見,政府從善如流是負責的表現,為各界所樂見,不過,就我們的看法,臺馬輪進出港時間,涉及範圍很廣,必須進一步協商,以取得共識,而縮短停泊時間,則為旅客所期待,應該研究改善,以符合民意的要求。 在臺馬輪提前進港方面,希望比現在提前二十分鐘,這項建議可能會有爭議,因為現在的靠泊時間已經行之有年,鄉親十分習慣,如果改變,旅客必須提前到達碼頭,還要牽動進出港相關業務單位,政府部門基於職責,不會提出異議,其他方面有待進一步溝通。不過,地區如果能夠提早進出港,那麼也能早一點抵達基隆港,對旅客在台轉車和活動,都有正面的意義,值得好好思考,凡事沒有絕對的,在臺馬輪航行速度無法改變的情況下,鄉親要想提早在基隆下船,得先調整上船時間。 至於縮短碼頭停泊時間,大家應該十分認同,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倡議加速通關作業流程。事實上,不論是機場和碼頭,先進國家都在強調時效,期望貨物和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出境,而一個符合現代化的通關作業,絕對要求做到分秒必爭,以最快的速度服務旅客,鄉親多有出國的機會,大家能夠忍受在機場長時間等候嗎?現在的馬祖已經是一個觀光島嶼,面對的是國內外觀光客,空中也好,海線也罷,都應該注重時效,現今南北竿兩座機場的客源不多,旅客進出關作業十分正常,海線就有話說。 正常的情況下,現在乘坐臺馬輪的旅客,大約三四百人,南竿比較多一些,佔六成左右,以此推算作業時間,東引如果是半小時,那麼南竿一個小時已經足夠,現在的問題出在少數旅客延遲上船,而使出港時間往後拖,航業公司或許基於一種「便民」考慮,可是對船上等候的旅客而言,則是在「縱民」。 船隻和飛機最大的不同,在於航行時間,許多人乘坐輪船,感受海上的浪漫,很有興趣,可是,一想到乘船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作罷,因此,今天我們必須節省臺馬輪各種時間,包括進出港、停泊和航行時間,如果各方面能夠配合,鄉親所期待的下午五時三十分抵達基隆港,應該不是問題,當然,船隻本身性能再好一些,速度自然加快,對此,我們把希望寄託在下次臺馬輪大整修。 島嶼分散的馬祖,海上交通不能停頓,在新的輪船沒有建造之前,我們仍然要靠臺馬輪擔負起台馬交通重任,所以,鄉親要珍惜它,更要把臺馬輪的功能具體發揮,而爭取時效則是功能之一,值得政府和業者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