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欣賞少一分計較/我們不要再困於島民性的缺陷

  • 2003-07-27
 大家共同生活在這個小島上,看過來、看過去,都是熟悉的人、事、物,揆情度理的話,社會應當多一份溫情、少一份冷漠,不過從周遭環境及氛圍來看,卻少了一分欣賞、多了一分計較,這也是阻礙進步動力的無形殺手,並困於島民性格的缺陷。 以民間族群而言,早年以姓氏宗親、同鄉自成一系之外,同好也結社友,各居勢力,但隨著時空轉換,這股非血緣關係的群體逐漸褪色淡化,反而同儕情感愈加密切。在六、七○年代,地方人口大量遷徙台灣,部份島嶼人口銳減,彼此的感情卻因利益分配而有不少「雜音」,今天你投黑函,明天他就檢舉,芝麻小事也成口角衝突、磨擦,削弱了島嶼發展生機,也撕裂了生命共同體的共識。 一個小島區區百人,每天都有不同聲音浮現,一份小小工作、一樁小小生意,也弄得汙煙瘴氣。再逢選舉,又是相互猜忌,壁壘分明,每經一次,撕裂愈大,癒合更難。 一個聚落,只有幾條巷道,你走過來,他走過去,一天碰面數回,就像一家人,何必錙銖必較,爭個你敗我勝,即使贏得一時,但不知已失去一世。 在這個島上生活,多餘時間減少是非談論,去安排自己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特別日子,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自在;而不是處處惹是非,製造麻煩、製造問題。再者,對左右鄰居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計較,別人好的,就多一分祝福,少一分嫉妒,更不能與之比較;天下人人、之事無法比擬,各有思維模式,各過生活方式,只要不悖情違理,就是基本原則。 地方四鄉五島,如同五個手指,相互依存,各鄉發展當以整體平衡為大前提,但仍得考量經費配佈及實際需求。我們不能以地域為情結,否則,只會對整體發展造成傷害。 再以公部門成員來說,各機關之間是分工合作,所有成員都是施政團隊一份子,共同為地方自治處理公共事務,所以不能有本位主義,或是製造對立、傷害;各機關內部的每一位都是工作伙伴,大家同心協力,把組織能量揮發,達成既定目標。 每一位工作伙伴,在各個領域中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扮演自己的擔綱角色,多一分欣賞他人工作表現,多一分學習的心情,而不是唯我獨尊,自己最強。 公務領域有它的制度規章,任用、升遷也有考量,天下之大,並非只有你是專長、專業,就能運籌一切,非你莫屬。任用的主管人選,我們多一分欣賞,多一分鼓勵,甚至多一份協助。 人生是無法計算的,要求別人的同時,也要求自己;欣賞自己,也要懂得欣賞別人,這樣人生才是快樂的,我們生活的島嶼也會變成被外人欣賞的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