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維護,小處著眼,建立規範

  • 2003-08-20
 近年來,在政府用心和軍民配合下,全縣四鄉五島環保工作推展頗為順利,使環境和保育生態,大致得到維護,給人良好的印象。就整體環保工作而言,大方向的確已經掌握,然而,小地方卻有待加強。例如碼頭、澳口和居家四周環境衛生等,這些位置直接關係到生活品質和地區形象,需要再加強,而規範的建立,則是促使人人守法、重環保的基本要求,值得政府重視。 本報昨日報導兩則有關環保方面的新聞,均出自碼頭和澳口,凸顯人們對環保的忽略。報導說,福澳碼頭每天都有釣客前來,待人潮消失後,留下滿地檳榔渣、菸頭、塑膠袋、酒瓶、鋁罐等等,卻沒有人處理。而在另一邊的清水澳口,則是垃圾滿佈、漁船閒置,形成環保的毒瘤,這些問題已經存在很久,人們為何能夠隨意丟棄垃圾?顯然沒有受到應有的規範。 國人的生活習慣多數不太好,他們在旅遊地點和休閒地方,缺乏公德心,把廢棄物四處放置,所以凡是有人的景點,總會出現髒亂現象。馬祖過去社會封閉,外人很少進入,現在開放且發展觀光業,我們希望人潮,卻也擔憂環保。遺憾的是,現在環保問題果然發生,如果政府沒有一套管理機制而讓它繼續下去,那麼,地區即使在觀光業方面有所收穫,也賠上優質的環境,得不償失。 所謂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面對部份鄉親或觀光客缺乏公德心,把垃圾隨意丟棄,就需要採取必要的措施。像是碼頭、澳口等公共場所,應該設置環保告示牌,詳細記載環保相關規定,特別鼓勵檢舉,這是許多觀光區很普遍的設施,它的優點在於隨時提醒人們,亂丟廢棄物要受到處罰,如果在眾目睽睽之下為之,必然會受到他人制止或告發,當事者自然有所顧忌和節制。 除此之外,鄉村民眾居家四周,尤其是走廊,常常放置一堆又一堆的物資,甚至佔用了人行道,有些物質根本是廢品,就是捨不得丟棄,造成髒亂問題,給人的印象很不好。現今馬祖推動精緻觀光業,提供優質的觀光景點,可是當觀光客看到這些髒亂時,又是作何感想。所以,我們認為環保工作沒有大小之分,許多小事反而壞了大事,對環保衝擊很大。 保護環境已經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國際間未來是否發生戰爭,專家不敢預言,可是,環保問題造成國與國之間的爭議,已經發生。馬祖是個小島,當然不會發生這種問題,我們做好環保工作,不僅在提升生活品質,建立良好形象,而且為地球善盡一份力量,非常有意義。基於此,我們希望軍民和觀光客,建立正確的環保觀念,這是大家應盡的義務。 整體而言,地區環保工作已有不錯的表現,政府掌握環保大方向,軍民也能適時支持與配合,現在出現的碼頭髒亂等小問題,我們希望相關單位不要忽略,尤其應建立良好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