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棒球運動,設施列為首要

  • 2004-09-02
 本報昨日以「興建標準棒、壘球場,民眾聲聲催」為題,指出地區棒球、壘球運動設施之不足,也影響這兩項體育發展。事實上,在全國二十五個縣市中,現在只有連江縣沒有棒球場設置,而棒球又是國內熱門的體育項目,地區棒球、壘球愛好者也不少,因此,政府於致力全民體育發展中,應該把棒球、壘球列入重點鼓勵項目,其直接的鼓勵方式,就是儘早興建棒球場,這項工程涉及層面很廣,也要龐大的經費和土地支援,但是很有投資的價值。
 我國代表隊參加今年雅典奧運,得到二金二銀一銅,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國人為之欣喜不已,也帶動了國內運動風氣的提升,而在奧運競賽項目中,我國棒球隊雖然只獲得第五名,但是它在國內所掀起的熱潮,遠超過得獎的跆拳道和射箭,顯見棒球的魅力。棒球是我國熱門的運動,從少棒、青少棒、青棒到職棒,一脈相傳,棒球人口眾多,充滿活力,尤其是職棒成立之後,好手如雲,經由定期比賽,光芒四射,熱力無窮,成為叫座又叫好的體育節目,電視轉播權利金節節升高,顯示其龐大市場,觀眾因轉播而有了眼福,棒球聯盟也獲利。重要的是,我國棒球水準的提升,在國際棒壇佔有一席之地,如此熱門的體育運動,馬祖竟然缺席,豈止是鄉親的遺憾,更是地區整體的損失。
 地區發展棒球運動最大的障礙在於場地,因為棒球場需要一兩公頃的土地,地區四鄉五島不易找到,然而這不是主因,只要有心於此,再大的土地面積也能解決。早年由美軍顧問協助指導馬祖初中棒球運動,是利用學校操場,曾經風行一時,甚至走在國內棒運之前,但是後繼無力,這是地區棒球發展最大的傷害。不過,發展體育運動沒有早晚之分,只要用心努力,任何時候均為最佳的時機,也都會產生優秀的運動選手。
 在棒球風潮下,我國各縣市都在棒球軟硬體設施方面著力,他們動腦筋、想辦法,爭取中央支援,提升棒運水準,台北市室內棒球場「巨蛋」即將興建,其他縣市也有建樹,馬祖棒運落在其他縣市之後是事實,那是環境的因素,但是也不能落差太大,畢竟,這項運動鄉親很熱衷,他們期待學校大力倡導,多數學生很有興趣,但是缺乏場地,英雄無用武之地,等於抹殺了棒運生機。
 就我們的觀察,全縣四鄉五島幅員有限,可以提供做為棒球場的場地,只是比較缺乏而已,並非絕對的,各鄉仍有許多閒置的空地,尤其是一些海埔新生地,主權歸政府所有,沒有土地徵收問題,同時現有的運動場也可以利用,政府和民間對發展棒球運動的思維和作為,才是主要因素。我們以為,致力全民體育是政府重要施政,近年來在各個單項協會努力下,也有不錯的表現,棒球不能被長期冷落,況且它是鄉親特別是學生所喜歡的,如果能夠提供良好的場地,假以時日,必然會有成果,我們期待各界一起面對棒球場興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