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是現代人基本要求

  • 2004-09-10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對於時間非常重視,不論從事何種事務,應把「準時」列為首要,然而,有些人或習慣、或有意,忽略時間的重要性,這固然是個人問題,有時卻會影響他人權益。我們常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其實生活習性也要變,過去處在農業社會,時間充裕,現代人則和時間在競賽,一個注重時間的人,總是會受到尊重和好評的。
 最近有不少行走於小三通的旅客反映,兩岸客輪航班不準時,對此,連江縣港務局召集有關單位研商,結果發現,問題竟然也是出在乘客。因為部份乘客沒有依照規定提早前往碼頭,待辦理完通關手續,已經過了開航時間,船為基於服務大眾,往往網開一面,於是,這些晚到者是上船了,早到的旅客卻在船上苦苦等候,怨聲四起,權益也受影響。
 不準時,似乎是許多國人的習慣,他們參與活動、出外旅遊,甚至主持節目,都沒有掌握時間,實在很令人反感,也凸顯個人不良的生活習性,是不好的示範,當事人應該有所體會和改善。在台灣過生活,常常因為交通問題而遲到,已經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然而,地區應該可以做到非常準時,因為馬祖是唯一沒有紅綠燈的地方,交通十分順暢,路程又不遠,只要大家注意時間,按時出門,幾乎可以做到分秒不差。
 準不準時,是以事務做區別,當事人自當有所考慮,平民百姓參與一般性活動,能夠做到準時最好,晚到早到也無所謂,反正沒人注意,如果參加重要集會、宴會或出外旅遊,就不能馬虎了,因為那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有可能造成他人困擾。以小三通為例,由於辦理通關需要時間,所以請旅客提前到碼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太晚抵達,關務人員作業延後是必然的,船隻等候就很嚴重了,那些準時的旅客會怎麼想?他們會把矛頭指向政府或業者,輪船業者的信譽也受到影響和傷害。
 其實,對待「不準時」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準時」,大家都有搭乘飛機的經驗,為何不敢晚到?理由無他,飛機是不會等人的,同樣的,如果客輪也是如此,乘客有所顧忌,豈能不準時?我們以為,海運行提升服務品質是必要的,致力做到以客為尊更為可貴,然而,因為等候少數客人而延後開航時間,則會影響服務品質,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海運和空運一樣,不顧情面,不等旅客,現今所存在的開航不準時問題,立即得到改善,政府和客輪業者的聲譽為之建立,也為地區觀光業加分。
 馬祖社會開放並發展觀光業後,已經成為國際性的島嶼,觀光客來自國內外,他們對於時間有一定程度的堅持。事實上,國內外任何一個重要的觀光區,其交通四通八達,注重服務品質,尤其是交通工具都非常準時,這些經驗和作為,值得地區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