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觀光大旗升起,第一個十年雖然走得很辛苦,也不順遂,但是已跨出腳步,且所留下的痕跡,正是打造第二個十年寬廣之路的印記;同時,期待公部門與民間合力向前,由今年十萬人流量拉到十年後百萬人,甚至更多。
民國八十一年,金馬解除戰地政務,回歸憲政常態,並開放門戶,在百廢待舉下,地方觀光於八十三年北竿機場啟用,才見遊客穿梭,並真正卸下軍管色彩,呼吸自由出入的空氣。
回顧過去十年,從開放伊始的交通不便、旅遊資訊封閉以及配套措施不足,前五年期間,觀光的氣氛並未浮現,後五年,因交通改善及能見度升級,遊客流量逐年成長,尤以近三年在南竿機場啟用、臺馬輪密集開船及旅遊專案規劃等搭配,今年創下遊客量歷年新高點。
觀光是一項事業,也是長期性的投入、精進及延續,才能走得長、走得遠。過去第一個十年,在跌跌撞撞下摸索、學習,執行部門雖受苛責,主要是民眾期待有落差,不過,這個苛責是值得的,因為這三年已見觀光大旗揚起,未來十年希望隨風飄揚,讓馬祖的旅遊氛圍瀰漫在四鄉五島。
其實,觀光事業是能量的累積,不是一蹴可成,或是殺雞取卵,在興盛十年後褪色,它是長期耕耘、開發,讓旅遊之行綿延不絕。至於,民眾的期待,他們不看過程,要的是結果,而在這醞釀過程中,不滿意聲浪,公部門必須承受,等到結果落地,民眾自然會給予喝采的掌聲。
經營馬祖的優勢與劣勢,在於思維的角度,以四鄉五島的分散,做任何一項投注建設,無法集中揮灑,它必須分割而分配建設,常有窒礙難行之苦;換個宏觀角度去看,雖需時間等待,但是五塊分割的餅再予整合,各具區域特色招牌,不但拉大旅遊資源動線,也做大觀光大餅。我們把劣勢化成優勢,有五個觀光區域供遊客享受選擇。
觀光是百年大計,任何一個以旅遊為主調的國家、地方均奉為圭臬,馬祖經過第一個十年艱苦開創,第二個十年則須精緻營造,這種行動凝聚,需要的是全民共識,不單單是公部門的大事,也是每一位馬祖人的大事,需要外資的引進。
觀光立縣也是地方不變的定調,公部門要做的是政策、措施、獎勵辦法與輔導的建立,並塑造經營環境與氣氛;民間則共識與品味的升級,不可讓自己置身事外,或自掃門前雪,每一個人都是最佳示範員、宣傳員及服務員。
觀光打熱之後,受惠的不只是旅遊相關行業,而是百業共同受益,因此,大家要有同步的觀念,觀光的旗幟才能升得昂揚,飄得大張。
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旅遊仍是一枝獨秀,尤以現代人生活壓力及工作忙碌,出去走一趟更是一年當中不可缺少的自我紓解或放逐充電,離島也是遊客選擇,只要我們配套措施做的好,遊客腳步踏上馬祖,也是他們休息加油的好所在。
馬祖第二個十年觀光之期待
- 200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