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為導向的消費時代,以客為尊是不變的定律,也即讓客人感受尊榮、親切,並留下愉悅的印象,以及美麗的記憶;尤以觀光事業的服務品質更是永續的命脈,旅遊招牌也才能掛得久、走得遠。
本報電子報上週「大家談」單元主題是「地區觀光人潮大增,創歷年新高,是什麼原因,請發表看法」,遊客有肯定,也指出缺失待改善,其中以空、海運售票員的服務態度遭受最多質疑,再來就是雜貨店老闆娘,擺著撲克牌臉孔,讓遊客感覺冰冷。
不容諱言,外界反映空、海運售票員服務態度不佳,非一日所言,多數遊客看在眼裡,放在心裡,對地方旅遊品牌則大大減分,值得立榮航空公司、連江航業及民間海運行檢討改正,並概括承受。
一般遊客感受是因地方空運、航運皆是「單一窗口」,也就是獨家經營所致,工作人員態度易失警覺,業者也未加重視,久之疏於管理,相對則加深了遊客的反感。
當然,空、海運售票人員每日重複工作,面對大眾臉孔,以及反覆詢問問題,同時機場關場,旅客補位時不滿情緒斥責,他們在心情、表情轉換,我們做高度要求,的確強人所難,但服務就是服務,仍必須微笑以對,持之以禮,既使委屈滿腹,也不得不承受。
一個「態度」,決定一個企業、一個人的「高度」,這不但是經驗傳承,也是成敗的關鍵,售票員服務態度不佳,我們不能一味苛責他們,而負起最大責任應是企業者,主要是他們忽略了管理、培訓以及給予員工榮譽感、共識感。
不論公部門、民間企業,人是組成的份子,最難管理的也是人,要執行工作及對外窗口,也是以人為主體,如何使成員有成就感、參與感以及成敗共同感,領導者、企業者的認知、決策及管理才是最根本的源頭。
以事業員工來說,定期再培訓是不可缺的管理機制,不是說成員執行工作,一直千古不變的日日循環,有人在窗口、櫃台執行作業,就是正常運作,這種管理模式勢必淘汰落伍,必須給予新的服務觀念、新的行動,才能趕上社會脈動。再者,給予員工的獎勵、福利,企業管理階層也必須時時刻刻關切,同時,員工的委屈也要適時傾聽,為他們解除心中障礙及疑惑,而這些深層的思考未予注意,服務態度不佳,也必然寫在臉上,服務人員的喜怒哀樂寫在臉上,遊客也就烙印在心底,不但對觀光品牌打了折扣,同時也削弱馬祖形象分數。
如今,遊客已把內心底層的印記托盤而出,相關服務行業必須加以正視,絕不是今天給予口頭訓勉,而是從心做起,調整管理方式及培訓計畫,澈底讓執行人員心情轉彎,態度轉換,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第一線旅遊服務窗口 該轉換態度了
- 200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