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小三通旅遊就是,放貨物中轉的前奏

  • 2004-09-26
 醞釀,需要時間的等待!尤以兩岸政策的形成,在雙方歷史的情愁糾結,長期隔離的意識型態差異下,的確要給時間催化、環境變遷及情境營造,才能付諸成行,絕非一蹴可成。兩岸小三通,大陸福建省廿四日對外宣佈開放人民至金馬旅遊,是互通以來最重大層面突破和釋放善意。
 大陸國台辦在三天前即已將此訊息知會,我陸委會於大陸福建省首度宣佈後,也作出正面回應,並強調亦已提出包括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共同推動三通議題等建議方案,這項作法,連帶地為兩岸長久僵局,呈現消融化解之意。
 民國九十年,兩岸開放兩馬與金廈通航,開啟了兩岸分治五十年的直航大門,也是兩岸劃時代的大事。在大三通未實施之前,小三通雖是跨出一小步,卻是催促未來的一大步,更是金馬站在這歷史轉捩點上,掌握先機的重要且關鍵的一步。
 近三年來,兩岸小三通因實施伊始,兩地需要磨合,走得並不順暢,加上中央政策限制,地方政府倍感艱辛,不過,地方政府仍努力在兩地事務性工作上奔波協商,就航班調整、人員往返便捷上,建立了通航模式,也建置順暢的對口溝通機制;雖然無法符合社會大眾期望,但已盡心在做,也獲得民眾諒解與支持。
 以兩岸通航政策,即雙方人員互通,而我單向往返,則失去精神涵意,同時也無法突破通航範圍及項目,等於一廂情願的操作,沒有連理結枝的意象。因此,地方各界催促大陸開放每日百人遊馬祖的聲浪未曾停歇,地方政府及民意機構這三年來也不斷做球給對岸,希望儘早給予回應。
 大陸福建開放每日百人遊也已有政策,只是對岸對此方案較為慎重,從旅遊對象、行程都列入規劃,我們以福建省旅遊局二度來訪瞭解行程便可得知。
 大陸在開放經濟之後,各省也在競爭,以刺激成長,今年年初福建省委、省府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圈的構思,在七月下旬,邀集兩岸三地的業者、專家及馬祖代表人士於福州馬尾召開研討會,就已呼吸到大幅開放的空氣,我馬祖代表人士也強烈要求開放福建省民到馬祖旅遊的願望。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廿四日宣佈時也曾提及是回應此項願望,並是送給金馬的秋節賀禮。這雖是遲來的「禮物」,但也印證兩地小三通一路走來的腳印,都留下痕跡。
 連江縣長陳雪生在三天前接獲消息,即指示觀光局儘速將推動小組,進入因應小組執行作業,並周全準備每日百人遊的配套措施,同時邀集相關部門、民間旅遊服務業進入配合整備工作。
 立法委員曹原彰已火速飛向北京,與中共國台辦做進一步會談,因對台事務最大決策權在北京國台辦,他將就小三通仍存窒礙難行之處將作彙整反映,希望大陸配合、執行部份一次解決,以利小三通遂行。
 今年是馬祖旅遊的豐收年,明年過年前,大陸每日百人遊再登陸,不僅是地方觀光收成的開始,更期以地理位置之便及小三通之機制,建立兩岸經貿商圈,使金馬成為明日的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