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航線諸多問題需要立榮誠意解決

  • 2007-10-06
 自從九十二年立榮取得馬祖航線獨家經營權之後,台馬空中交通可以說在紛紛擾擾中度過了五年;多年來存在的問題有重複訂位、加班機制、候補辦法等,雖然立榮在去年主動放棄了馬祖航線的獨家經營權,但馬祖航線爭取兩家進駐的時機已過,終究現在還是立榮一家在營運。
 馬祖航線整體而言算是賺錢航線,立榮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但因為一家經營,消費者無權選擇,航空公司更應負起社會責任,現存的諸多問題需要立榮誠意解決,只要地方所提是合理可行的。
 針對現階段馬祖航線的諸多問題,以及馬祖鄉親不斷反映的意見,立委曹爾忠、林惠官及交通局局長劉德全前往民航局進行協調,交通局將就馬祖機場面臨之五大問題,要求民航局協助處理,包括爭取三架飛機飛航馬祖航線、訂位系統嚴重重複訂位問題、加班機之南北竿機場旅客候補機位分配未依機制實施、次日後補作業未盡完善,影響機場整體觀瞻、立榮航空未落實加班機遣派機制等。其中爭取三架飛機專飛馬祖航線一案,被視為最能解決馬祖機場因受天候影響運能的問題。
 根據統計,立榮現有十一架DHC-8系列飛機,其中十架為五十六人座,一架三十七人座,這些都是現階段國內市場能夠飛馬祖的機型;馬祖機場在全國使用率較高的機場之中是場站設施及起降條件最差的,經常受到天候影響正常航班,一旦機場開放,能否在短時間內有足夠運能因應,是影響馬祖空中交通最重要的因素。以其他離島機場為例,金門、澎湖關場後開場,可一次多架機組、多家航空公司同時飛航,如此方能疏解因關場後累積滯留的大量旅客。台北-馬祖現有航班為每日十班,依正常運作,應該要有三架飛機才能擔任運輸任務;因此,爭取以三架飛機固定飛馬祖線,對於班機運用更加靈活,比較能符合馬祖航線特殊的需求。
 另外,依立榮航空「班機運作機制」,南竿與北竿遇有一機場關閉時,另一機場兩小時預報持續開場時,應落實原班機調動加班,這點機制似乎落實的次數太少,如果立榮能有三架飛機專飛馬祖,就更能落實這項機制。這項機制大前提是馬祖南北竿視為一座機場,那一座機場可提供航機起降時就要傾全力執行運輸任務,否則經常出現機場開放卻無機可飛的窘境,對大批等候飛機的乘客而言是情何以堪。
 馬祖的機場因為不穩定因素太多,所以是特殊的機場,所有的運作機制要因地制宜,包括爭議多年的候補辦法、重複訂位問題等,我們不希望與眾不同,但情勢所逼,必須要各方集思廣益找到最可行的方案。
 不可否認,過去地方政府透過民航局與立榮有關的協調會議不下十數次,關鍵在於有沒有落實,民航局方面只有中央級民代使得上力,地方政府只能彙整民意有建議權,民航局又是航空公司的監督單位,利害關係要分清楚。
 在機場未完成改善以前,要改善馬祖交通的現況必須要將現有的運能提升到最高,其中立榮公司的誠意是成敗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