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是島嶼永遠發展的元素

  • 2007-10-12
 金馬地方自治,民生、觀光建設成為首項,在經歷十五年的大力經營闢建,逐步獲得改善之後,如今回頭一望,金馬兩地文化建設益形重要,現在感覺是如此,未來感受更是如此,因為它是根源的發端,亦是永續的元素。
 我們不諱言,在金馬體制變革後,金馬長期在戰地管制下,偏重在軍事建設,而忽略了民生基礎建設,所以當環境氛圍改變,加上國軍精兵專案實施,在地要求的是生活改善及生計出路。
 生活改善的要求,必然要在對外交通、鄉村設施建設的需求能獲得實質改善,尤以馬祖對外海、空交通運輸仍受限天候因素,因此,機場、碼頭成為自治的最大公共事務,並是民眾翹首企盼的焦點。
 生計出路的需求,當然是住民的生計收入有所助益,而兵力減少,傳統經濟結構受到衝擊,必然轉向觀光發展的期待。各島在國軍人力銳減,各行各業面臨轉型挑戰,除了旅遊是出路之外,小三通的路線也是民眾投資的方向。
 不管,民生建設、觀光開發是金馬兩大重點選項,但文化建設的影響力更是不可流失;至今,大力推動硬體建設之背後,已感覺文化建設的區塊更有待填補。
 近年,地方在文化建設的著力也不少,從活動密集、在地特色建立,以及未來發展等,都有規劃及推動;不過,還是受限於經費,以及硬體建設需求的排擠,大家可以理解現階段民生的需要,但文化建設持續力不能忽略,未來更待張力的增添。
 文化是一切的根本,一個城市也好、島嶼也好,特色品牌建立,以及個性魅力形塑,完全來自文化感染力,缺少了它,則失去它的味道。再者,有文化內涵的建設,包括旅遊、生活,它是可長可久的。
 過去,在軍事威權體制下,在地文化受到壓制,現今文化建設也逐步在做紮根的工作,這是好的開始,也是風情特色塑造的開始,我們期待政府、民間共同來重視、關懷、推展,把島嶼文化做得很馬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