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先海後空是必然的進程

  • 2007-10-22
 針對開放空中小三通,政院認為目前沒有這個迫切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代表不同意開放;同時,政院也指出,現階段非推動的適當時機。事實上,都不是中央所謂事涉直航政策、國防安全等問題,完全是「想不開」。我們呼籲中央不要想不開,晚開不如早開,以得金馬人的向心力。
 在兩門、兩馬海運建立常態化及互動安全、順暢的機制下,金馬地方及民意已迭次向中央表達開放空運,並先以緊急救護起跑,再逐步開放客運。平情而論,這種做法是穩健而有步驟,並沒有一下即進入開放客運,但是中央還是不同意;不過,這次答覆比較鬆寬的是,目前沒有急迫性。其實,迫不迫切,也沒有時機問題,中央的說法,不足以讓金馬人信服。
 以政院說法,空中小三通涉及兩岸空中直航政策,因事涉飛航航道、國防安全、經濟效益及兩岸協商互動等問題,在兩岸情勢未改善前,現階段尚非推動的適當時機,由上述的理由,根本都不存在。
 就直航政策來說,試問政院,現今海運不是直航嗎?海、空只是交通工具不同而已;再者,小三通進程原本就是先海再空。
 國防安全而言,既然有安全顧慮,海運直航不是也會造成國防安全之虞,與空運有何差異;至於,經濟效益,空運有它的便捷性,以兩馬的一個半小時海上航程,提升到二十分鐘的空運航程,在時間效益上,當然方便。
 說到兩岸情勢未改善前,不是推動的適當時機,這點事實之說,我們還勉強可以接受;不過,兩岸情勢改不改善,與空運小三通沒有絕對價值關係,更無必要以此作為底牌,況且,不開空運小三通,不會帶給對方什麼損失,只有對我們自己不方便,失去小三通前進時機。
 依民國九十二年八月公佈「兩岸直航之影響評估」報告,我方優先選擇的航點為桃園及高雄小港機場,目前四項專案包機,包括專案貨運包機、節日客運包機機制化、緊急醫療包機及人道包機的國內航點仍限桃園和小港機場,金馬機場尚非兩岸通航點。
 金馬空運小三通緊急救護包機,從上述公佈報告,已不是先例,也只是比照引用,所以,中央不同意或以急迫性作為擋牆,是無法說服金馬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