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秋遊馬祖市場 搭配優惠及主題活動

  • 2007-10-23
 在旅遊知名度打開之後,馬祖旅遊旺淡季界限已逐漸拉近,反而入秋之後的遊團客源較穩定,未來除了拉長旅遊熱季之外,再拉大秋遊市場,是值得思考開發的一個區塊。
 近年秋遊馬祖客源穩固,地方旅遊知名度打開,當是因素之一,大家對此地不再感到陌生,經口耳相傳或報章電視獲知而心生嚮往;加上航程不遠,三天二夜或兩天一夜都是出遊的不錯選項。
 再者,時序入秋,天氣涼爽,是旅遊的最佳季節,不像夏季酷熱,烈陽曝曬,一出門全身是汗;同時,九月學校開學,子孫上課,中老年遊客不必全天看顧,比較有空檔時間出門。
 此地的秋、冬也不同往年的天寒地凍,現在只要薄薄一件外套,輕便而舒適,除春節前後低溫之外,一般大都在十度以上氣溫,遊客還能接受。
 地方旅遊自民國九十三年起,從年頭走到年尾,推翻了開放觀光以來季尾無團的說法;九、十月入秋後,遊客人數不降反升,也改寫了暑假旺季的歷史;我們希望遊團的消長不在於季節的替換,而在於一年四季不同風情,不同臉孔的交換。
 在空運交通尚未改善之前,近年地方觀光有轉變的是旅遊淡、旺季已不十分明顯區分,等於旅遊人數的消長已不在於季節交換,而在於行的流暢與否,只要班機正常,遊客出現街頭的情景經常可見。出遊馬祖最怕的是交通的不穩定,來回安定感受影響,深恐次日天候變化,接續行程受到耽擱,工作也受阻礙。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拉長旅遊旺季的市場,讓遊團從年頭走到年尾,沒有所謂旺季、淡季,只是在暑假時間,人潮多一點而已。拉長旅遊熱季,尤以團遊為主,需要的是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及旅行社的合作推出秋季優惠配套,以吸引中老年族群的腳步。
 再來是季節主題性活動的舉辦,近年活動的數量,也等於是過去的總和,幾乎是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盛會;現今,旅遊已不明顯區分旺、淡季,十月之後至年尾的活動規劃,未來也需要統整,以拉抬人氣。
 活動要宣傳,也要創意,以當地現有資源做為出發比較叫座,如民間習俗、傳統節慶以及獨有資源。以民間習俗而言,傳統婚嫁扛轎頗為看好,可加以規劃重現場時景,如拍鑼食酒、接頓、迎娶隊伍、洞房戲等,讓團遊感受馬祖婚嫁的趣味與涵意。以傳統節慶來說,除元宵擺暝是每年不可缺的重頭戲之外,端節的三角型鹹粽製作、風味也是一個噱頭,還有秋節燒塔以及民間補庫、食福等情境、場景,可讓遊客有不一樣的感覺。以獨有資源方面,如寒冬野菊、豆梨、紅花石蒜、百合等均可舉辦「油菊季」、「豆梨季」、「紅花石蒜季」等活動;還有三月山蒜(野蔥)也是具有賣點。另外,「山芙蓉季」,也可搭配芙蓉藥酒推出,亦是有它的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