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話題/結核病是什麼?

  • 2025-03-26

 結核病俗稱「肺癆」,由於細菌感染,患者的肺部會有壞死現象,並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病症,嚴重時甚至會致死。結核病的影響範圍遍及全身,舉凡淋巴結、骨骼、腦膜、胸膜、腎臟、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都是疾病的攻擊範圍,而最常見的病發位置在肺,所以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肺結核、結核病」這個病稱。

 結核病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是最普遍的慢性傳染病。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結核病被歸類在第三類法定傳染病,為一種「結核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與空氣傳染。舉例來說,當具有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當不小心吸入患者散播在空氣中的飛沫核,即可能感染。

 結核病傳染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密切接觸的人。與傳染性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以及共處的環境是否通風良好,也是影響結核菌傳染的重要因素。且目前已有有效抗結核藥物治療,只要依照醫師提供的治療處方規則治療,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

 那什麼人比較會得結核病結核病?任何年齡、性別都可能得到結核病,尤其是傳染性結核病病人的家人、年紀較大的人、同時患有糖尿病、矽肺症的人、洗腎病人、長期服用類固醇類藥物的人、酗酒以及免疫功能不全者,比較容易在感染後發病成結核病。

 現行的醫學上已有多種有效抗結核藥物治療,只要依照醫師提供的治療處方規則治療,持續服藥六到九個月,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但千萬不要擅自減量或停藥,以免結核菌產生抗藥性,提高復發機率、增加治療難度。

 但你知道嗎,發病成為結核病前會先進入潛伏結核感染(LTBI)狀態。何謂潛伏結核感染(LTBI)?潛伏結核感染(LTBI)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症狀,雖然身體裡有結核菌,但沒有發病,尚未發病時是不會傳染給旁人。結核菌可長期潛伏在體內伺機發病,一般人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至10%機會會發病,感染後,前2年內的發病機率最高,如果此階段能適時接受完整的預防性治療,有90%以上的人即可大幅降低未來發病風險,不但可減少發病後需面對長期合併服用多種抗結核藥物及所產生藥物副作用的風險,也能避免未來發病時傳染給同住者與親友。

 潛伏結核感染(LTBI)聽起來跟結核病很像,但是並不是同一件事情喔!簡單來說,潛伏結核感染(LTBI)為體內有結核菌,但未發病,也不具傳染力;結核病為體內有結核菌,並已發病,且具有傳染力。

 又由於結核病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因而錯失治療時機,民眾如出現咳嗽超過兩週、有痰、胸痛、體重減輕、沒胃口、發燒、夜間盜汗等疑似結核病症狀,請主動就醫,及早診斷與治療。

 提醒民眾,不論是潛伏結核感染(LTBI)還是結核病,要預防結核病傳染,除了積極治療外,規則服藥、定期返診外,謹記以下4招來養成無核人生:

1、注意環境通風,保持健康生活型態。

2、提升免疫力,落實衛生習慣與咳嗽禮節(摀口鼻)。

3、出入人口密集場所可佩戴口罩。

4、假如檢驗發現為潛伏結核感染,則及早接受預防性投藥並配合定期服藥以預防結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