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福州和馬祖迎來海帶豐收季。在中國海帶之鄉連江縣,10萬畝優質海帶豐收上市,為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增添「豐」景。
海帶「豐景」有「錢景」
培育福馬富民產業
眼下,連江不少養殖戶搶抓晴好天氣收割海帶,海上呈現一片「豐」景。
在連江黃岐灣海域,養殖戶林哲志穿梭在一排排由浮球、養殖繩構成的「田壟」中,左手一拽、右手一割,將掛養在繩索上的海帶收上船。
「每畝海帶養殖區掛有400條繩索,每條繩索夾了120多根海帶,有50多公斤重。」林哲志說,他們養殖的是連江自主培育的「黃官1號」海帶,生長快、耐高溫、產量高,深受市場青睞。
「目前海帶價格在每公斤0.8元左右,我們家養殖了10餘畝海帶,預計收益可達20餘萬元。」養殖戶董朝雄高興地說。
在官塢村碼頭,成噸的海帶被吊起裝在重型卡車上,然後運往加工廠。經過燙煮、冷卻、脫水、鹽漬、截段、絞絲、打結等多道工序後,這些海帶將被製成鹽漬、熟幹海帶和海帶魚糜製品等,銷往韓國、俄羅斯以及中國臺灣等地。
小小的海帶也是富民產業。其中,筱埕鎮憑藉海帶這一支柱產業,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和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官塢村今年的海帶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
海帶也是馬祖漁民的重要產業。據《馬祖日報》報導,經過3個多月的海水滋養,馬祖漁民掛養的海帶近期迎來採收期。每年採收期也是藍眼淚高發期,加上漁民曬海帶的場景,吸引了不少遊客。其中,橋仔村是馬祖北竿最大的漁村,海帶養殖是近年來當地漁民重要的產業。
家宴美食和美景
打造兩岸海洋會客廳
近年來,連馬兩地圍繞海帶等水產業開展了許多交流活動。其中,馬祖考察團曾到筱埕鎮官塢村參觀考察,學習借鑒官塢村海帶、鮑魚等養殖模式,從而提升馬祖海產品品質,做大做強馬祖海水養殖業。每到年關,馬祖鄉親還會組團到連江採購海帶、魚丸等年貨。
當前,福州正加快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世界漁都·連馬家宴」發佈會在連江舉行。連馬家宴由「兩岸同源映丹心」等17道美食組成,以鮑魚、魚丸、海帶等特色食材為核心,巧妙融入連江、馬祖兩地元素,彰顯了兩地飲食同根同源。
既要有美味鄉愁,也要有美景鄉村。眼下,為打造兩岸海洋會客廳,連江正爭創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接連打造了不少網紅打卡點。在筱埕鎮,海帶、牡蠣、鮑魚等組成「海上牧場」,與定海灣山海運動小鎮、定海古城等濱海景區,吸引了兩岸百萬人次遊客。在海帶第一村官塢村,增添了藝術街區、彩虹堤、七彩海公園等濱海風情打卡點,成為鄉村旅遊的明星村。
一條海帶的「福馬情」-福州晚報
- 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