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閩王文化園 牽起兩岸文化交流--福州晚報

  • 2024-01-13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在臺灣,「王姓」是大姓。殊不知,「王姓」鐫刻著閩台同根的密碼。

 臺灣王氏宗親中,有不少是閩王後裔。每年4月,他們都會跨海而來,相聚晉安區蓮花峰下的閩台閩王文化園,共祭「開閩三王」,尋根謁祖、祈福求安。一座閩台閩王文化園,既見證閩台千年親緣,又架起兩岸交流「連心橋」。

 唐朝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被兩岸民眾尊為「開閩三王」。史料記載,西元885年,「三王」從河南光州固始入閩,于福建成就霸業。王審知主政福建之時,施政有方,使八閩告別「蠻荒海隅」,成為「海濱鄒魯」,由此被尊為「開閩第一」,後人稱他為「開閩王」,宋太祖御賜「八閩人祖」之匾。

 明清時期,「開閩王氏」後裔大量遷居臺灣。剛開始,他們以姓氏為紐帶抱團拓墾,後來更演化為一種信仰、文化,深植於血脈。目前,臺灣閩王後裔、王姓宗親約100萬人,信眾約500萬人,臺灣島內以及金門、澎湖、馬祖皆有供奉閩王的宮廟與祠堂。

 由閩王墓、閩王紀念館、閩王文化廣場、西莊王家大院組成的閩台閩王文化園,已成為臺灣王氏宗親尋根謁祖、共敘親情的一大聖地。每年春冬兩祭,閩台王氏宗親都會來祈福求安,久而久之,成為彼此之間的一種默契。

 依託閩台閩王文化園,閩台兩地以「閩王文化」為主題的各種交流活動不斷。

 2008年起,應兩岸宗親呼籲,晉安區政府攜手晉安閩台王審知研究會,舉辦了六屆閩王文化節,兩岸王氏宗親交流聯誼日益熱絡。

 感念祖恩,2008年,閩王紀念館的「開閩三王」金身首度巡安金門。此後,兩岸閩王文化交流活動相繼在馬祖、台中、澎湖等地舉行,將閩王文化傳播到臺灣各處。

 2016年,由臺灣王氏宗親王建堃創辦的台中市閩王紀念館開館。福州市閩王紀念館與台中市閩王紀念館開始互動活動,並在2018年舉辦的第六屆閩王文化節上結成「兄弟館」,常年開展點對點交流互動,活動範圍覆蓋臺灣全島。閩王文化成為連接海峽兩岸的又一座「連心橋」。

 2017年1月,王審知信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12月,閩王文化園被列為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