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痛苦指數再飆高 離島房價所得比近9倍--東森新聞

  • 2023-11-12

 2023/11/10(東森新聞報導)全國房價所得比最新統計來到9.82倍,再次刷新紀錄來到新高,不只台北市、新北、台中早已超過10倍,連花東和離島地區也高達7.6~8.99倍,專家指出皆遠高於世界銀行的「合理房價所得比」標準,顯見國人買房壓力大,買不起房相當普遍。

 所謂的「房價所得比」,為中位數住宅價格÷中位數家戶可支配所得,簡言之即房屋總價與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的比值,倍數代表耗費多少年可支配所得才買得起房,數字愈高表示買房難度愈高,也常被用「不吃不喝可買房的年數」來表達,因此又被視為「購屋痛苦指數」。

 而依據世界銀行認定的標準,發達國家正常的房價所得比一般在1.8~5.5倍之間,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所得比則在3~6倍之間。

 接著來看內政部統計的2023年第2季的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2倍,為統計以來新高,逼近10倍的數值以遠超過世界認定的合理標準,亦即台灣平均房價相對家庭收入過高。

 其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5.52倍、新北市12.93倍、台中市11.55倍,都超過10倍以上。不過若進一步觀察全台各縣市還可發現,高房價不僅出現在主要都會區,目前房價所得比最低的基隆市其實也要6.06倍,東部的花蓮、台東也高達8.99倍、7.6倍;甚至連離島的澎湖、金門也達8.69倍及8.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