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金門縣議會表示,「金門語」是獨特的「閩南語」,而非「台灣閩南語」,更非「台灣台語」,呼籲中央將「金門語」納入本土語言。
縣議會表示,行政院根據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要求各機關書面用語優先使用「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台灣客語、台灣台語、馬祖語、台灣手語」。
根據新聞稿,「金門語」是閩南方言的次方言,語源是偏泉州音的同安腔,與「台灣閩南語」、「漳州語」與「廈門語」等卻有著明顯若干差異,尤其具有金門特有的地方腔,自成一格;金門鄉親到台灣本島與人溝通時,只要開口,大家就會感覺到使用的是不同的腔調,而台灣所謂的台語或閩南語早已和閩中、閩南、原住民、日文等融為一體而自成一套系統。
洪允典說,國家語言政策給了馬祖居民高達7種口語名稱,但金門人的金門話竟然完全沒有一席之地,未來金門人使用的金門話卻只能稱為「台語」,原本極具獨特性的「金門語」將消失不見,違反文化部高舉的「族群和諧」、「尊重各族群語言使用習慣」等基本精神。
金門縣議會籲中央 將「金門語」納入本土語言-中央社
- 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