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落實生態旅遊的尊重與維護

  • 2022-06-28

 每年四月到九月,許多燕鷗由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地北返來到馬祖,在無人島上過境繁殖。搭著觀光遊船,從海上遠望群鳥,成千上萬,好不壯觀。為了保護燕鷗生態,連江縣政府在2000年五月將東引雙子礁,北竿的白廟、中島、鐵尖、三連嶼,莒光的蛇山,南竿的進嶼及劉泉礁等八個無人島礁劃設為燕鷗保護區,從此於法有據,包括黑尾鷗、紅燕鷗、蒼燕鷗、白眉燕鷗、大鳳頭燕鷗等,每年繁殖季都可以在島上安心孕育下一代。

 每年夏天,數以千計翩翩飛舞的燕鷗是大海上的奇蹟,但是人與候鳥的年年相逢不是偶然,而是重視生態保育,彼此所立下友善約定的成果。馬祖是一個生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土地面積雖然不大,氣候影響交通的方便性,但馬祖的地景、植物生態、鳥類生態、戰地風情以及閩東的文化,都非常具有特色。燕鷗是馬祖具有生態指標意義的資源,觀光是馬祖的發展主軸,生態旅遊除了是自然之美的展現,也是行政管理的落實,而保育工作就要由觀念的建立,讓全民都有普遍的認知,經由正確的認知,才會學習關懷,進而才能知道如何保育,由點而面,結合全民的力量,共同維繫馬祖的生態資源,也等於讓馬祖的生態產業能永續發展!

 馬祖列島的鳥況豐富,飛羽世界熱鬧繽紛,不僅顯示馬祖天時、地利條件得天獨厚,也因為有「人和」。在政府的政策保護下,生態環境十分友善,更因為神話之鳥現身馬祖,使馬祖在國際保育學術界聲名大噪,以黑嘴端鳳頭燕鷗外形設計的形象經常出現在許多觀光景點,儼然成為馬祖最佳的觀光大使。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我們一定努力維護與尊重,從永續角度出發為馬祖生態做更多努力。

 位於馬祖列島周邊八個無人島礁,劃定為全國第十二處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的對象就是每年四到九月過境的燕鷗,其中在北竿中島發現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紀錄更是令人鼓舞。綜觀馬祖八座保護區島礁,其中以北竿的三連嶼、中島、白廟、鐵尖四座島最常發生大陸漁民登島的情事,原因是這四座島礁附近就是好漁場,又比較接近大陸漁港,大陸漁船常常就在高登、大坵附近海域下網捕魚,乃至於直接登上燕鷗保護區,對於燕鷗生態是最大的傷害。

 燕鷗是台灣離島具有生態指標意義的資源,馬祖擁有特殊的天然環境及地理條件,才有幸運見到如此壯麗動人的自然奇景,凸顯其珍貴所在,更是推行島嶼生態旅遊的重要資產。所以,馬祖必須善待自己的環境,認真保持馬祖當地的自然生態特色,這樣才能讓黑嘴端鳳頭燕鷗持續年年飛臨馬祖,也讓更多候鳥在季節的變化中停棲馬祖,進而吸引更多的遊客紛紛前來尋寶,讓馬祖的自然生態之旅,成為響亮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