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詩•人文《匯流》馬祖秋季講座 謝昭華吟誦自己譜寫生長島嶼

  • 2013-10-28
圖/文水藝術提供

圖/文水藝術提供

2013年10月27日【文/陳小凌】離島前哨碉堡坑道、台灣海峽的浪濤、歲月沉積的石砌民屋和那沉甕酒香,交織出馬祖人文歲月的風華;27日下午2時在鋼琴、爵士樂聲中,馬祖詩人謝昭華來到台北文水藝術中心,吟誦自己譜寫生長土地上的的島嶼、國境封鎖、當青春斂翅沉睡等詩作,配合實境拍攝的馬祖風景,開啟另一扇認識馬祖簡樸的人文、歲月編織出來的美學。
厚實的花崗岩經過浪濤的長年拍打,形成美麗的海岸線;戰爭時的水道碉堡,褪去槍林彈雨,成為窖藏老酒絕佳釀造處,神比人多的寺廟和傳統的閩東建築,依著山勢而建,馬祖的每一個角落,讓人感受到六十多年前,那個烽火連綿的時代,由於地勢,馬祖常常「國境封鎖」,這一切都構築和延展出詩人謝昭華的心境和詩作。
詩人謝昭華於北醫畢業後回到四鄉五島服務,數十年的日子遊走在醫師與寫作的生活,他找回詩人的角色,用詩記錄下青春、戰亂、潮汐的馬祖,以及馬祖簡樸、誠懇的民風,神比人多的廟宇,峻峭的軍事據點…,他說:簡樸的日子反而圓了自己詩人的夢。
馬祖民俗文物館館長潘建國也來到台北,分享文物館的建置過程,介述馬祖民俗生活中的中秋燒塔節,源自福州的十番鼓板樂等獨特文化習俗。
爵士曲風迴盪在詩人朗讀之間,資深作曲家林少英的鋼琴主旋律,吹奏小號的魏廣皓、高音薩克斯風的張坤德,專業的爵士樂手,現場即興的演奏,讓人陶醉在樂曲、詩作和攝影間,讓這場「音樂、詩、人文的匯流」活動,格外令人回味再三。文水藝文中心創辦人蔡開謀對這次活動極力支持,未來將策畫多項音樂人文藝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