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日報編按:馬祖跟「藍眼淚」劃上等號,不管國外偶會出現「藍眼淚」相關報導,在國際新聞報導上都會提到台灣馬祖,也是馬祖2015年旅遊宣傳以來的成功版本。像馬來西亞沙勞越州、霹靂州一些小島(管制島)、香港、日本都有「藍眼淚」相關報導,所以世界上不是馬祖獨有,而是量及頻率不及馬祖,以及觀看便利性。
這種夜光蟲,經國立海大團隊研究發表後,成為統一說法,尤以馬祖經網路命名為「藍眼淚」的絕美俗稱,連馬祖在地資深漁民都說,取這個名字太聰明了,地方政府推這個旅遊也是花最少成本,作最大廣告宣傳。海大教授蔣國平都說,這是閩江水給馬祖的財富。
----------------------------------------------------------------------------------------------------------------------
2017/05/06 22:37:00【中央社6日電】日本神奈川縣鎌倉海岸這兩天出現「藍眼淚」及「紅潮」,吸引不少民眾駐足觀看,推特(twitter)上的「鎌倉夜光蟲」也成為熱門關鍵字。
每年在馬祖出現的「藍眼淚」,吸引不少人特地前往觀賞,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透過單離培養的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蟲」。
不少日本民眾這兩天利用黃金週假期到海邊玩耍,5日在神奈川縣鎌倉市附近的海岸,有衝浪客發現白天的海面有部分呈現紅色,不過,到了夜晚海面卻呈現藍色,日本各媒體也前往現場空拍。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根據神奈川縣湘南海上保安署的說法,確認紅潮出現在鎌倉市和茅崎市等地的海岸線。
地方漁會表示,由於浮游生物增生才會造成紅潮,這兩天應是隨著南風漂流到海岸邊。報導指出,每年在海水溫度上升的時期,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景象,對漁業沒有任何影響。朝日新聞也報導,這段紅潮大約綿延約12公里。讀賣新聞指出,白天肉眼看到的是紅潮,但到了晚上就變成耀眼美麗的藍色。每日新聞也報導,夜光蟲是浮游生物的一種,受到海浪的刺激而發光。
藍眼淚效應/日媒:神奈川縣也爆量 推特(twitter)熱門關鍵字-中央社
- 2017-05-07

▲日本湘南藍眼淚。(圖/翻攝自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