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坐以後,演講者以「連江縣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清除處理規定」為主題,迅速的說明了鐵罐、鋁罐、塑膠類和玻璃類等等,應如何分類、區別,最後再補上一個環保DIY,除了讓我們對環保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以外,更希望能引起我們對環保的興趣。一個小小的原理而已,誰都想的到,但為什麼卻沒有人做得到呢?那淺顯易懂的詞句,我們是再明瞭不過了,但為何需要演講者為我們一一再細說分明呢?從以前到現在,一次又一次環境保護宣導活動,內容大致都無差異,學校和衛生單位卻還不斷的舉辦類似的活動,有何意義呢? 最近一次上綜合活動課時,剛好有一個單元叫作「創意工作坊」,是在響應環保,不但要發揮創意,還要發揮環保精神,再一次賜予一個「廢棄物」新的生命力。因為一個小動作,讓我有了靈感,那就是做娃娃,一開始或許是怕想法無法落實,而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是等到麵包從烤箱裡拿出來的那瞬間,雖然有小部分燒焦了,但心中的感動卻是無法言喻的。在這個單元裡,除了明白「廢棄物」也有生命以外,更發現了凡事只要運用想像力和創意,一切都會變得新奇、特別,不需要刻意包裝或是利用精美的物品去打造,只要一點點不一樣的巧思,便可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出意想不到的作品。 如果沒有動手去做,親身去體驗,恐怕不知道廢物利用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可以常常掛在嘴上,卻不能常常抓在手上,不完全是觀念的問題,還有我們的心,可能覺得那些都只是微不足道,可能覺得那些根本無關痛癢,但是等到「病菌」蔓延至全身時,你已經來不及後悔了。擁有一個正確的環保觀念是相當重要的,除了要清楚明白它的每一個細節,更要將它融入日常生活中,即使在一次又一次的宣導中,已聽足了好幾百遍同樣的內容,但那群以懷抱環保為生命的人士,不怕你聽膩,只怕你記不住,所以環保活動不停止,希望「環保」二字常於心中,化做生命的體悟。 我想替它說話,因為人類的自私使它面目全非,我想替它說話,趁在它未被墨色染黑前,勉做亡羊補牢,我想替它哭泣,我想替它嘆息,我想替它喚起人們的環保精神。
喚起人們的環保精神/中正國中 陳玥如
- 200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