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部門應推動輔助養殖產業為A級任務

  • 2007-05-01
 對馬祖人而言,海洋的慾望是不會減弱,因大海就在他的身邊,況且它的資源維護好,可以源源不絕。在地方完成海域養殖水文調查,適合部份水產養殖,北竿有漁民投資開始進行鮑魚養殖,這是馬祖漁業轉型另一個新的嘗試,政府建設部門有必要給予協助、輔導,並列為重點工作,逐步成為在地產業。
 隨著地方內外環境變遷,衝擊民間各行各業,當大家都在觀望的十字路口,漁民轉投資養殖,值得敬佩,不但具生計新出路的指標之外,也為當地漁業發展注入新火花。
 以大陸福建沿海養殖王國的建立,鄰近閩江口的馬祖海域具有區位之優勢及天然條件之配合,再以過去養殖紅石斑的成功案例,值得地方強化的選項。
 養殖環境評估的確有其必要,建設部門完成馬祖海域養殖評估調查,結果是適合。其中包括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及海水的濃淡比等;但調查中也指出,位於閩江口海域,海水濃度易受大雨影響,影響較大的是高經濟價值的水產品,同時還有夏天颱風的影響要考慮在內,但大體而言,馬祖推動水產養殖是可行的政策方向。
 在地方漁業式微的狀況下,馬祖尋找漁業第二春,以及地方長遠發展,推廣休閒及養殖漁業是利基所在,地方水產養殖早有歷史,箇中不確定因素太多,包括技術、人力、經費以及環境等;水產養殖也是長期而巨大投資,同時成果不是一蹴可幾,需要各方配合。
 今天漁民願意開創漁業新出口,地方建設部門必須給予高度、主動關切、協助,從養殖區域、技術及觀摩輔助等,都有必要予以配合。
 從技術面的協助,我們可以規劃台灣、大陸兩地養殖專家及技術人員,駐馬指導;在觀摩交流方面,也可率同安排漁民實地觀摩做進一步瞭解,或是在設備、器具撥助,規劃專案向中央相關部門爭取補助,以振興並落實在地產業。
 海,是馬祖人的家,也是馬祖人的田,過去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未來還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