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規劃芹壁聚落再造之期待

  • 2007-05-10
 提起馬祖傳統聚落,第一個聯想的就是芹壁,在它打起名號之後,我們除著力於公共設施強化,以及旅遊品質升級外,思考的是百歲山城的守護,而不是回到一歲的芹壁。同時,它與大坵旅遊動線連結,還有坂里古厝修繕,也是未來值得推動的選項。
 從聚落保存運動興起,芹壁區塊的修繕、施作,各界雖有不同聲音,不過,最重要的是歷史風味不能改變,而公共設施、旅遊內容則仍待強化,不然,觀光及附加產業難以起色。
 過去,地方受限於年度經費分割,以及各鄉平均比例配置,無法做一次性計畫,僅能分期施作,芹壁聚落仍有諸多項目待予加強。去年起,四年五億的馬祖聚落保存計畫啟動,並規劃在明年鎖定芹壁做整體規劃,其方向是正確的,不必年年施作,往後只要維護管理好,它的歷史價值永遠存在。
 以專業團隊規劃,公共空間改善為主,包括公共管線裸露、夜間照明過亮、住宅頂樓水塔影響景觀、砌石矮牆工法錯誤、金屬製垃圾桶突兀等,專家建議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芹壁村整體負面影響,應予以改善;而芹壁住民也就村內十項小型村容及生活設施改善提出具體建議,供執行部門參考。
 從歷史資產的角度,我們要的是一百歲的芹壁,而不是一歲的芹壁。太多的外加建設,或是規劃設計不當,當然削弱了它的價值;而修繕做舊,以及設施添置也是不可缺,不然破敗散亂,旅遊配備不足,亦帶來減分;因此,聚落再造時,要多一分慎重,還要更多一分原味維持。
 再者,未來的維護管理也是一門課題,有待相關部門及住民共同確立,以彰顯保存效益;旅遊住宿、餐飲及休閒空間經營更需精緻、品味化;還有旅遊動線連結,如大坵、坂里等,將來都需要規劃,以留住遊客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