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祖各島的狗事風波不斷,莒光及北竿地區的野狗闖禍傳言時有所聞,南竿地區亦出現狗兒暴斃事件;狗的許多問題近年來困擾許多單位及不少鄉親,之所以經常會發生上述的狗事件,追根究底,問題大多還是出在飼主的飼養方式或觀念不夠正確。在尊重生命的大前提之下,被飼養的小狗應該獲得完善的照顧,但任意的棄養將使馬祖流浪狗問題更加惡化,甚至波及觀光形象。
目前地區存在最大的狗問題還是野狗太多,馬祖的野狗怎麼會那麼多?原因是早期戰地政務部隊據點習慣養狗協助看門,隨著國軍精實之後,部隊被裁撤,飼養的犬隻成了無人管理的流浪狗,在各島四處流竄,繁殖力又強,數量不斷成長。近年來,台灣觀光客自由行租騎摩托車的情況十分普遍,機車騎士最怕路上的野狗,因此而摔車、受傷的大有人在。不久前也有人反映,在觀光景點附近有野狗對著觀光客狂吠,嚇得觀光客要求導遊趕快換下一站,這種情況或許偶爾見之,一旦發生對馬祖觀光形象的影響至鉅。
野狗所衍生的環保、安全及觀光形象問題都是影響深遠的,多年來,一直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出現。地區鄉親愛養狗的也不少,但也普遍缺乏正確的飼養觀念,未盡圈養之責或任憑家犬對路人狂吠等,對於馬祖整體的觀光形象正一點一滴累積負面影響,政府除了要持續加強流浪狗的誘捕工作外,民眾也要有所體認。這陣子的狗兒暴斃事件,有人認為與環保作業時在各村噴灑除草劑有關;果真如此,飼主如果有按規定圈養,遺憾的事或許不會發生。
流浪狗數量之所以無法迅速降低,這也和動物保護法施行有關,以前環保單位以毒殺方式處理野狗,遭保育人士抨擊,現在面對野狗只能誘捕,不能獵殺,成效大打折扣,捕獲的數量遠不及繁殖的速度。根據環保人士的經驗,要誘捕生性機警的野狗很不容易,十隻之中大概只有一、兩隻入籠,一旦被騙過一次,下次絕對不上當。而政府近年來在宣導正確飼養觀念上亦不遺餘力,巡迴各島的犬隻服務也越來越密集,但野狗的問題似乎並沒有引起廣大社會的重視,是今後各界要努力的方向;尊重生命與獵捕是兩回事,只要大家按規定來做,狗問題會有改善。
養狗不是件壞事,但如果沒有真心誠意的對待,不如不要養;各島普遍存在的老問題需要一段時間解決,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相關單位更積極的作為,別看狗事雖小,處理不當卻有可能誤了大事。
狗事風波不斷 飼主與政府都有責任
- 200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