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岐靶場遷移開啟土地使用無限可能

  • 2012-11-29
 存在於馬祖最大平地數十年的塘岐靶場,最近終於獲得軍方初步同意要遷移,我們除了要積極辦理後續相關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妥善運用這塊全縣面積最大的平地。靶場遷移後土地的空間與價值大幅提升,甚至可能影響到北竿整體鄉政規劃與土地運用佈局;適合的土地做合適的運用規劃,對於地小島散的馬祖而言格外重要。
 馬祖的土地運用規劃過去因為實施戰地政務以軍需為第一考量,比較平緩的地點被選為訓練靶場使用,視野良好的突岬與制高點被規劃成據點觀測所,過去軍方視為重要的地點現在看來正符合觀光發展的需求。時代在變,兩岸進入承平時期,馬祖從反共最前線到非軍事區的倡議,所有的政策與思維都不得不跟著要做轉變,其中影響層面最大最遠的就是土地運用的佈局。
 自81年發展觀光事業以來,馬祖的觀光人潮與日俱增,但至今卻無大型的觀光旅館設立,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因為土地問題無法提供有利的招商環境,整體旅遊品質與能量無法有效提升,足見土地對馬祖發展影響深遠。北竿塘岐擁有全縣面積最大的平地,但有超過一半的面積,過去因為靶場及周邊軍事設施的存在而無法做其它的運用,如今在軍方釋出善意要遷移靶場的狀況下,其實也給了北竿各界土地運用重新佈局的好機會。
 戰地政務期間土地開發運用均以軍事為優先,所以往往造成現在看來所謂的「錯置」,各界認為北竿最具開發為度假村潛力的芹壁與坂里,現在是學校,最大的平地現在是靶場等等,如果有機會換個角度來看土地的運用,發展可能很不一樣。北竿土地運用的重新佈局當然必須視發展趨勢與需求而定,現在地區以觀光為發展主軸,土地運用自然要以觀光為第一考量,在這個大前提下做其它政策的轉變與配合,例如併校遷校、塘岐國宅老舊重建遷建、提供足夠面積招商等問題,都可以在土地運用重新佈局時做更完善的規劃,而塘岐靶場遷移正好開啟了土地運用的無限可能。
 地區的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多以現況為畫定準則,過去缺乏前瞻性的考量以致計畫頻繁變更,土地政策的鬆綁還要視整體開發政策而定,以致未來發展處處制肘。總面積不到30平方公里的馬祖,需要有更前瞻性的土地政策與開發構想,塘岐靶場遷移後釋出的平地,可以有很多運用規劃空間,文教區、住宅區、商業區,甚至可以提供重新造鎮的有利環境。兩岸重新對峙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馬祖過去土地被運用在軍事需求上,未來勢必會有所轉變,特別是在國防部103年精粹案推動落實之後,更多的軍事用地與設施陸續釋出,馬祖土地運用與開發的面向更大更廣,機會也當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