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的感染力是很強的,尤其是在地人聽在地人唱歌,更是讓人有靠近感。在地方有邀請台灣一般樂團或是歌手活動時,也總會讓人有貼不近的感覺,最近有提議開辦「發現馬祖在地好聲音」,挑選在地歌唱好手在節慶演出,將勝於台灣一般歌手;甚至進而透過「兩馬演唱會」福州流行歌曲搭配,或許掀起兩地新亮點。當然會有難度,但可以先從小型愛好歌唱者演唱開始。
馬祖好聲音從民間樂府、合唱團等,雖都是好的開始,但是感染度較不強,型態也不一樣。4月27日「鄉音鄉情-兩岸福州流行歌曲演唱會」,該演唱會推動者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當初只想小小演唱,沒想到獲得很大迴響。
再者,很多文化商品不完全是靠金錢搾出來,大陸《我是歌手》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據商業周刊報導,4月12日湖南長沙衛視總部是總決賽日子,光是台灣收視人次就高達346萬。這個節目沒有花很多錢,顯示的是製作單位的苦工跟判斷。
這次「鄉音鄉情-兩岸福州流行歌曲演唱會」的成功,再加上國小校際歌唱大賽,盛裝拚歌藝,現場坐滿了來加油的親朋好友及鄉親聽眾,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在臉書上提出開辦「發現馬祖在地好聲音」,也不乏好歌喉,只是沒有上台表演機會。
以我們每年跨年晚會或是仲秋之夜活動,不是我們排斥外來的歌手,而是我們請不起一線大牌,再說也沒有必要花大錢只來唱一回,若是將這些錢花在自己人身上會更有效益。
「鄉音鄉情-兩岸福州流行歌曲演唱會」福州來賓肖山(中國首屆電媒音樂原創歌曲大賽金獎第1名)等人,對提議開辦馬祖在地好聲音,挑選在地歌唱好手在節慶演出;甚至進而透過「兩馬演唱會」福州流行歌曲搭配,他們也認為是很好的點子,假若能在福州電視開辦來自兩岸的兩馬好聲音,唱國語流行歌曲、福州語流行歌曲,在宣傳上就有噱頭。
說易做難,可以肯定的是會有成果,初步先從挖掘鄉間、公教界好歌喉,現今5字頭以下者新生代不但歌好,咬字也清楚,主辦單位可以委託民間樂府及愛好歌唱者辦理,先從週末假日小型演唱會做起,力邀字正腔圓的好歌聲先行試唱,再累積陣容及能量,逐步擴大辦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益。
最後,我們說若是一場邀請台灣一般樂團歌手花20萬元的話,一夜燒掉,我們反向作法,把它用在自己人身上,不但留在地方,且隨時有活動,自己人上場,掌聲會更多,也不擔心沒人看。
發現馬祖在地好聲音
- 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