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民為本的年代,公部門的所做所為,不應僅單純以量化民調為目的,更應重新思考政府成立的真正價值為何,細緻地重視人民的心理內蘊,用感動帶起鄉親的心,施政讓民眾有感,創造以民眾為中心的島嶼公共服務。
亞都服務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嚴心鏞曾指出,「行銷只會來一次,感動卻會來一次又一次」。某次亞都飯店辦理講習活動,一位小姐不經意地打了一個噴嚏,服務生即前往詢問是否需將冷氣溫度調高;儘管對方客氣的婉拒,但不久後當班的人員端出一杯熱茶與披肩供其保暖,此舉除了溫暖當事人的身體,更消融人與人間心理的距離感,贏得尊敬與信賴。
縣府團隊是鄉親主權寄託對象,至期能為家鄉帶來改變與進步。百姓對於施政是否「有感」,往往不在於量化數據,而在於質性的「動容程度」。公部門治理的憑藉,應去細細的瞭解與重視人民「在乎的事情」,探究生活上的需求,解決民眾的問題。更具體的說,主事者不能單純將公部門環境視為「賣場」,而應轉型為「買場」,用感動溫暖鄉親的心,用同理心營造服務市場,創造再回購的可能。
部分公務員抱著「身在公門好打混」的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利用業務的熟悉程度,以及與民眾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優勢,對於民眾的反映問題消極不作為,準時下班勝過一切,推掉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有時民眾提出的問題,或許只要在行政人員引導下另再補證即能成立,但行政人員卻未告知民眾,反而儘可能找出法條或理由推擋,對於民眾的問題,完全忽略漠視,缺乏為民服務的同理心。
公共服務最高尚的價值,就在於贏得人民尊敬,得不到人民信任與認同的政府,只是公共資源的小偷強盜集團。在創新的島嶼遠景藍圖,治理團隊應以私部門僕人服務為師習圭臬,除了恪遵過程的合法妥適性外,更需重視百姓心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以及性靈美的需求。人民的實際感受,遠勝過一切的行銷廣告與複雜數字。
商品可以學習模仿,價格可以削價競爭,唯有真誠感動服務無法剽竊。縣府團隊或可進一步思索,如何善用馬祖精緻而微的環境,運用我們的利基,創造「揪甘心」的貼心服務,展現出馬祖的另一項軟實力。
創造感動的公共服務
- 201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