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魚 日日有客

  • 2013-07-20
 北竿海洋文化之旅牽罟活動17日晚間移師橋仔澳口舉行,牽罟圍網一舉捕獲千斤的鯷魚,是今年漁獲最好的一次,而這次的鯷魚之夜,更是成功吸引上百位觀光客親眼目睹海面的魚在跳,各個驚呼連連。同時花飛也在同一天在莒光報到,成串上鉤的花飛、鯷魚吸引許多釣友前往甩釣竿,兩人一組,一人負責釣魚,一人則負責撿拾抖落到地上的魚兒,釣客人人爆桶樂不可支。
 有魚潮,就有人潮,馬祖先民就是捕魚捕到馬祖來,進而定居馬祖,形成澳口聚落。過去馬祖魚多,打漁的人多,現在馬祖魚少,目前馬祖以捕魚為生佔就業人口已不如以往,馬祖慢慢轉型為發展觀光為主,漁資源對馬祖的觀光發展仍是非常重要,因為漁資源是馬祖的對外觀光形象,也是旅遊的吸引力,沒有魚的海洋,就如同是沒有靈魂的軀體,馬祖是一個海島,如果周圍海洋沒有魚,馬祖將成為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島嶼,自然不可能吸引到觀光客。
 馬祖過去漁業資源非常豐富,黃魚多到比豆腐還便宜,但是現在漁業卻已走下坡,魚價也因物以稀為貴,而水漲船高,上漲到家庭主婦不敢隨意下手,很多公家機關的搭伙,也在經費有限下,根本吃不起野生馬祖魚,都是吃冷凍台灣魚。為了要永續馬祖的海洋資源,公部門應該要加強縣民的漁業保育宣導,落實體長限制、漁獲量限制,讓下一代的馬祖人也可以吃到馬祖野生魚。
 馬祖漁業資源會逐漸枯竭的原因很多,除了全球環境的惡化、捕撈技術的革新進步外,大陸漁船濫捕、濫炸,絕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對此監察委員周陽山、劉玉山特別在18日關心海巡防止越界漁船炸魚、電魚的成效。馬祖海巡隊長陳保成表示,自101年3月起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大陸漁船實施行政罰鍰以來,越界情形已減少近半,102年迄5月底報案達32件。
 以目前海巡隊有限的人力、船艇,要在廣大的馬祖海域驅船護魚,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要落實捍衛海洋資源,絕不是刊登廣告宣導、找漁民開座談會就能解決,如果中央真的重視馬祖的漁資源,應該少說空話,多做行動,增加海巡兵力在馬祖,加派船艇在海上巡弋,甚至派駐直升機在馬祖進行海域偵巡追捕,建立實力強大的馬祖海巡力量。有實力強大的海巡,才能真正嚇阻大陸漁船不敢越界濫捕、濫炸。
 過去漁業曾帶給馬祖長住的吸引力,現在漁業則是創造馬祖旅遊的吸引力,期望馬祖在全民都有保育的觀念下,永續海洋生態,讓馬祖年年有魚,日日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