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馬祖擁有的特殊戰地文化景觀,縣府在去年召開縣級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全縣軍事地景登錄為「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在實際列冊後將進行公告,並送文化部備查,讓地區戰地風貌依據文資法具有法定身分。然而下一步的保護戰地文化景觀保護策略或作法並未明確呈現,因此馬祖一方面由文化單位推動戰地景觀的申遺,但另一方面觀光單位又以觀光需求名義,不斷摧毀原本低度破壞的戰地文化景觀。
過去戰地政務時期兩岸對峙所形成的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今天已經成為馬祖重要文化資產,目前已列名世界遺產的景觀中,以戰地文化為訴求並無前例。協助馬祖執行世界遺產推動計畫的成大傅朝卿老師,除了在中央文化部力挺馬祖戰地景觀的重要價值外,日前也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會議上,提出馬祖戰地文化的主題,南竿北海坑道的照片,吸引國際學者的興趣,讓馬祖的戰地文化景觀躍上國際。
對於地區遍布各個角落的戰地文化景觀如何保存,文化局去年跨出一大步,由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全縣軍事地景均登錄為「馬祖戰地文化景觀」,進行分類詳細予以列冊後,會予以公告送文化部備查。但通過登錄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僅是第一步,實際進行保存工作才是困難的開始,也是重要的下一步工作。
雖然根據文化局初步的規劃,全區登錄是一種政策性宣示,但實際作法上,會針對列冊的點進行分類,將核心區的重要景觀圈畫出來,透過都市計畫法的手段進行強制保存,其他則採獎勵性的保存,但實際作法仍未出爐。
但從地方實際的情況來看,馬防部今年檢討釋出的104處營區,國防部已核定47座,需地方機關向國有財產局依法申請撥用,但各單位需求目的不一,有酒廠儲酒使用,有單位興建辦公房舍需要,目的不一樣但能夠維持原貌者有多少,願意維護戰地文化景觀的有多少,以馬管處為例,聯保廠搬離後的下一階段計畫,便是拆除部分當停車場,左側廠房較佳,重新整理作為陳展品儲存空間,原來景觀其實已經蕩然不存。
這是觀光開發與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的不變衝突,也是馬祖開發一直遇到的問題,經過新的開發也許有現代化的視覺及功能,但原來擁有的戰地文化價值卻消失,大北海遊憩區未來聯保廠、兩棲連都撤走之後,除了搬不走的坑道外,其實原本活生生的戰地景觀就消失,孰是孰非似乎只能留待未來解答,但面對馬祖快速開發的此刻,如何保存馬祖重要的戰地文化中心價值,必須先擬定具體作法與共識。
全縣軍事地景登錄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後的下一步
- 201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