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除了象徵冬末盡頭的告別,更承載著人人引頸期盼的新年新希望,至期能在馬年有好的伊始,直抵於馬到成功的彼岸。這份樸質單純的願望,我們期待能透過「新」、「年」、「快」、「樂」四支火炬來點亮希望之光,導引鄉親往夢想實現大道。
有論者云:「心開,福就來。」面對難以預料的社會俗事,摩擦在所難免,但這恰是予以我們淬煉砥礪自我的好機會,得以修身養性。馬祖是海洋的子民,應擁有比天空還大、比海水還深的心胸,凡事退一步思考,不急於逞口角之快,要拋棄過往那種凡事以「我」為中心的出發點,換個角度立場思索整件事情的全貌,當情緒緩和後再論斷臧否,諒必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是非。縱令過錯非屬自身,倘能用更包容與軟性的方法化解,一切的不愉快也將逐漸淡化,更免除後續擔憂對方報復與以牙還牙的麻煩,如此必能使心靈祥和,常保好「新」情。
善待資源,才能「年」年有餘,生活衣食無庸煩惱。馬祖資源相當有限,倘不慎加珍惜與再利用,將步入竭澤而漁的一天,非百姓所樂見。相較於戰地政務時期,現今的生活相較之下富饒許多,幾與台灣同步;然資源總數是有限的,倘因過度享樂而忽視對土地與大自然的尊重,將招致環境的反撲與肆虐,陷入另一波的物資大戰。
心情常保愉「快」,是帶來長壽與沒煩惱的一帖良藥。生活中種種的不滿足與庸擾,不是我們得到的太少,而是我們要求的過多、想要的甚鉅,但真正需要的卻鮮少。隨著馬祖政治民主化與市場開放,固然為我們帶來許多便利,但也更須懂得用謙卑心態知足與感恩,以隨心自在的心情來看待周遭的人事物,非一味抱怨永遠不滿足,才能找回馬祖鄉親最原始的單純樸真。
懂得「樂」善布施,為自己耕耘福田,展望未來。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聰明才力越大者當盡其力服千萬人之務;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力服千百人之務;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已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在飽足衣暖之際,我們當學會適時手心向下,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協助其他需要幫助者,共同提升生活品質,讓這股人情韻味在寒冬中顯得格外溫暖,並為自己的心田種下善根。
新的一年,除擘畫未來藍圖外,更須具備開闊心胸、珍愛資源、踏實滿足、樂善好施的態度,方能讓願景順利實踐,使「新年快樂」成真。
社論/用新年快樂的祝福讓金馬年更輝煌
- 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