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日前針對馬祖機場改善方案召開地方說明會,包括縣長劉增應、交委會召委童惠珍、地方立委陳雪生等人都在會中強調機場改善是當前最重要工作,各界應排除萬難促成這項百年大計工程,有關用地取得可能牽涉到到軍方民間土地都要積極透過協調來達成改善交通上位政策的終極目標。馬祖的發展前景全賴對外交通暢通與否,穩定的對外交通絕對是目前全體馬祖鄉親共同的意志與願望。
馬祖機場改善好不容易等到計畫核准這一步,目前正在進行綜合規劃程序,地方各界也希望交通部在明年度就要編列至少5億元的細部設計相關經費,同時縮短規劃及環評期程,加速機場改善讓馬祖脫胎換骨。因應日後馬祖整體發展需求,未來機場規劃年吞吐量達百萬人次,因此航站及機坪都需要很大空間,根據地方各界討論定案的機場設施配置,目前塘岐及風山部份公共及軍事設施可能受影響,部份軍方既定計畫也可能因此要重新評估,然而部份公共或軍事設施的牽移與機場改善孰重孰輕?這一點在日前的交通建設說明會中立法院已有明確的宣示,這也是地方意志的集體呈現,足見各界對這項百年交通建設大業的殷殷期盼。
政院核定馬祖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共建設北竿3C機場擴建案,依照時程機場改善可能需要10年以上時間,但卻是不得不做的重要工作。馬祖的空中交通改善不能僅從運量突破這個需求面出發,更應著眼於飛安改善的角度。現有南竿機場存在側風干擾問題,而北竿機場跑道長度不足需減重起飛等,嚴格來講馬祖兩座機場不僅是所謂的跛腳機場,更存在某種程度的飛安隱憂,機場改善擴建勢在必行。重大建設非一蹴可幾,馬祖空中交通改善花了二十年時間才有今天的成果,而南北竿兩座機場雖沒能澈底解決馬祖交通問題,但至少扮演了引領馬祖起飛的重要角色,然而近年來遊客增加,我們對空中交通的需求與日俱增,便捷的對外交通應是絕大多數軍民鄉親共同的期待。
建設過程難免有所取捨,輕重之間自有政策引導,改善對外交通已然是上位政策,不管是重要性還是迫切性都應優於其它考量。根據統計,台馬對外海空交通連續多年來都呈現正成長,然如今尤其在空運能量上已達飽和狀態,近日各界在議論的航班正常化、在地居民保留票、兩家進駐等重大議題,其實追根究底都是場站設施不良所造成;馬祖發展要突破瓶頸就必須在交通建設上有所改變,過去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建設思維應揚棄轉彎,面對交通改善的重大議題,如今各界只能有共識不能有立場,在突破交通困境的大提前下任何配合事項都站在協調、協助的角度。
社論/改善台馬交通是全體鄉親共同意志
- 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