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台馬兩地馬祖青年聯繫平臺,馬祖青年在台協會已展開籌備工作,該協會的成立宗旨是建立兩地青年互聯互助網,建立起對原鄉馬祖的認同感。目前馬祖第二代、第三代對於馬祖的認同逐漸淡薄,亟需要我們透過交流平台、文化認識等網絡與活動,重新連結起我們的旅台子弟。
目前旅台的馬祖青年多於在地青年,但是其中的旅台第二代、第三代對於馬祖的認同卻與我們的想像與期望並不一樣。和第一代的旅台鄉親不同,旅台鄉親第二代、第三代不會說馬祖話,也沒有來過馬祖,對於馬祖的認識只是長輩親戚的轉述,因此很多馬祖第二代、第三代並不認同自己是馬祖人,當別人問他們「你是馬祖人嗎?」,他們會回答「不是,我爺爺以前曾經住過馬祖」。
目前旅台青年與母鄉連結的另一個問題是,對於馬祖事務的冷淡,目前台灣各縣市的馬祖同鄉會,與其說是馬祖同鄉會,不如說是馬祖旅台老人會更為貼切,因為每次舉辦大會幾乎都是老人與會,少有年輕人參與,同鄉會是居住縣市與母鄉之間的重要中介,同鄉會的事務如果缺少年輕人的參與,將使得同鄉會出現傳承斷層,旅台青年對於認識馬祖母鄉的機會將更加缺乏。
為了重新連結起我們的旅台子弟,首先應要加強對於馬祖旅外青年的文化連結,除了設籍在馬祖的縣民,我們也應該要有「文化縣民」、「文化馬祖人」的概念,馬祖人的認同如果只是靠血緣,而缺乏文化的支持,很快就會失去連結。對於這些旅台馬祖青年,我們應該要加強他們對於馬祖的文化認同,並且與其被動讓他們來認識,我們應該主動與他們接觸,例如舉辦文化體驗參訪團、馬祖話課程等等,讓他們認識馬祖文化,建立起文化馬祖的連結。
其次,我們也應該要加強縣市的合作,馬祖資源少,照顧地區年輕人的資源就已不多,只靠我們自己單打獨鬥很難收到成效,如果能和其他縣市合作,將能以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效果,讓馬祖在地青年與旅台青年,都能夠透過縣市合作的平台,得到更多的機會。
另外,我們也可以建立馬祖旅台、旅外的人才庫,定期舉辦交流、分享的活動,讓地區青年學習這些優秀旅台、旅外青年的成功經驗,也可讓這些旅台第二代、第三代多認識馬祖的人與事,甚至參與馬祖公共問題的解決,或是返鄉投資創業,如果地區公部門有職位出缺時,也可邀請具有資格的旅台青年返鄉參與甄選,讓馬祖的公共治理團隊提升專業與增添活力。
馬祖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是我們的馬祖子弟,重新連結起我們的旅台子弟,凝聚起對於馬祖的認同,將能壯大馬祖,提升馬祖的影響力。旅台子弟們,千萬不要忘記,馬祖是我們永遠的家!
社論/重新連結起我們的旅台子弟
-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