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東引鄉有七棟海砂屋國宅岌
岌可危,而北竿塘岐與板里國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海
砂屋雖是戰地政務的產物,但地方自治之後,處理這類
事件有時候要地方政府概括承受,不論是委託鑑定或規
劃重建,都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於民國六十年代,在各鄉島都有
推出國宅,這些國宅多半由當時工兵單位承建,使用海
砂的情況十分普遍,至於為何會使用海砂而不使用台灣
進口之河砂,事隔多年,大家也不願意再追究,但這些
海砂在歷經二、三十年的風吹雨打,海水成份導致鋼筋
加速腐蝕,結構自然岌岌可危,如今不是追究責任的時
候,而是應該要設法通盤檢討馬祖海砂屋問題的時候。
北竿板里國宅七十一號,多年前因為海砂造成鋼筋鏽
蝕,導致屋頂及側牆逢雨就漏,屋主幾經陳情,最後終
於由地方政府出面處理,當時外界有不同的反應,有人
認為此乃戰地政務遺留之問題,地方政府可以不必理會
,屋主只能自認倒楣,但對這些居住海砂屋的廣大住戶
而言,豈能自認倒楣。戰地政務有連lash;多政策至今仍是一
筆爛帳,怎麼算也算不清,唯有地方政府出面概括承受
,事情才有可能獲得
馬祖普遍存在海砂屋問題 政府應通盤檢討因應之道
- 200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