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籌備中的北竿橋仔漁村展示
館,即將在四月上旬正式啟用,這是馬祖首間漁具陳列
館,形形色色的漁具不僅有看頭,傳統漁具的重現更是
具有歷史傳承的意義,也同時為馬祖漁業發展史留下完
整的紀錄。
從過去到現在,橋仔一直是馬祖最大的漁村,成立漁
具展示館也一直是村民多年來的心願,直到去年,政府
向農委會爭取富麗農漁村計畫,將全數經費投入橋仔村
,也逐步實現了村民成立展示館的願望。馬祖地區各列
島居民自古以來靠海維生,捕魚是早期唯一的行業,配
合一年四季不同的魚獲,相關的漁具琳琅滿目,每一樣
漁具都有其不同的叫lash;能,有趣的是,漁具的命名有的取
自其叫lash;能面,有的是希望取其音韻的象徵意義,例如裝
蝦皮的竹簍稱之為「ㄌㄞ‵」,是希望蝦皮「來」的意
思。
傳統的漁業活動以捕蝦皮為主,因此,光是捕蝦皮用
的漁具就有數十種之多,除了蝦皮之外,其它時節的魚
、蝦、蟹,也都有不同的漁網具,每一樣漁具都是前人
智慧的累積,這些漁具沿用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經過不
斷的改良、使用,能夠保留下來而繼續被使用者,自然
是好用的東西。
傳統漁具是前人智慧結晶,漁村展示館細訴馬祖漁業發展
- 20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