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二○○四台灣觀光年-馬祖生態賞鷗之旅」昨天掀序幕!主辦單位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福澳港邊舉辦簡單隆重的開幕儀式,向大家推銷馬祖及燕鷗之美;上午十時,第一梯次的賞鷗船「永昌貳號」客滿出航,船上有來自國內各大媒體的旅遊記者及部份觀光客,景管處的「觀海一號」也滿載攝影記者團出海取景;船笛聲響起,也象徵長達兩個月的燕鷗觀光季正式向國人招手。
今年馬祖生態燕鷗之旅昨天上午在南竿福澳碼頭正式揭幕,吸引國內十多家媒體記者到場了解,並親自登船出海賞鷗,向國人做最好的宣傳;在開幕儀式上,景管處長張振乾向來賓們介紹,馬祖列島因處於東亞候鳥遷徙路線的中繼站,每年都吸引無數的鳥類過境馬祖甚至繁殖,列島海域中的鯷魚、鯡魚等小型魚類,成為海鳥豐富的食物來源。
此外,因馬祖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列島上出現的鳥類和台灣地區的差異度較高,不少在台灣地區被列為迷鳥或稀有鳥種,卻常在馬祖列島現蹤跡,也因此,更突顯馬祖地區在鳥類資源保育上的重要性。其中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首次被發現在馬祖繁殖後,馬祖列島已一躍成為國際燕鷗保育焦點,值得國人親身體驗。
連江縣政府觀光局長柯木順也表示,農委會於八十九年五月將馬祖列島劃設為「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根據調查,近兩年在保護區預定地繁殖的燕鷗數量已達上萬隻,其數量與密度皆不亞於澎湖貓嶼海鳥保護區,其中白眉燕鷗、蒼燕鷗為保育類鳥類,鳳頭燕鷗數量則為全國之冠,黑尾鷗之繁殖紀錄更為全國唯一發現地區,彌足珍貴。此外也有紅喉潛鳥、大水雉鳥、唐白鷺等多種稀有或保育類鳥類,都有在馬祖列島島礁停留的紀錄,每年七、八月為賞鷗的最佳時節。
昨天的賞鷗航線由南竿福澳港出發,經進嶼保護區、大坵(登島觀賞)、沿中島保護區附近海域賞鷗,之後返回福澳港,而中島保護區即是發現「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的地方;昨天海面風平浪靜、陽光普照,遊客們都欣賞到島礁附近燕鷗漫天飛舞及海天一色的美景。
為充份帶動暑期觀光,時間上,今年燕鷗季安排時程為期兩個月,持續辦理至九月五日止;航班配合上,每週六、日固定由南竿福澳碼頭與北竿白沙碼頭出發,另外於每週二、四有不定期航班,滿卅人即可出航;而宣傳上,主辦單位希望藉由昨天受邀來訪的記者團的力量,透過媒體廣為宣傳,讓更多國人知道馬祖的海景、燕鷗之美,吸引大家親身到馬祖來享受一趟生態之旅。
賞鷗船出航 滿載攝影記者捕捉燕鷗芳蹤
- 2004-06-27
今年馬祖生態賞鷗之旅掀序幕,首梯次賞鷗船滿載出航,攝影記者捕捉海景及燕鷗之美。(圖: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