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討論多時的「臺馬輪」實施「東—馬—東—台」一案,昨天經過縣府邀集相關人士召開專案會議討論後,確定將於七月一日起試辦兩個月,並考量其他客觀因素採取折衷方案,兩天實施一次,屆時臺馬輪航程將改為單日「先東後馬」、雙日「東馬東台」;縣長陳雪生表示,此措施主要是考量改善東引交通及串連地區藍色公路,而權衡利弊皆有的情況下,故先試辦兩個月觀察成效,與會人員對此決議也多能接受。
臺馬輪實施「東馬東台」航程,是議員張永江、劉榮華在總質詢時所大力倡議的,期間並由交通局及連江航業進行評估,並經媒體公開由社會進行公評;為讓此項交通政策能有結論,縣長陳雪生於答詢時曾表示,將邀集相關單位及民代召開專案會議廣泛討論。
這場「臺馬輪實施東馬東台營運方案」專案會議昨天下午於縣府會議室舉行,由縣長陳雪生、議長陳振清共同主持,議員張永江、劉榮華、林貽祥、李金梅,交通局長劉德全、港務處長王詩乾、連江航業董事長陳寶官、經理侯全寶、新華航業經理柳雨秋等人員列席參加。
會議首先由連江航業、新華航業分別提出各自的評估報告,連江航業強調更改後會增加約二千萬元的虧損,新華方面則憂心船員工作心情,而雙方在增加航班的金額上也有所出入,與會人員則估計要到晚上八、九點才到基隆提出不同看法。
而民代的意見方面,張永江以推動者立場指出,此構想不僅最節省費用,也提供機場停飛時返台旅客另一選擇,改善東引交通的同時,也對馬祖整體發展有利,席間所提的一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劉榮華也贊成在兼顧莒光鄉親權益下實施,他也建議船票能切票給旅行社操作以增加收益;李金梅指出,增加二、三小時的航程負擔,不該連南、北竿、莒光旅客鄉親都要承受,不宜天天開航;林貽祥以預算立場提出質疑,既然更改後會增加二千多萬的虧損,連江航業近三年總虧損超過四億,基於財政問題,縣府在決定實施與否之前更該慎重考慮;議長陳振清則要求將週一停航改為冬令天天開船、夏令則遇有停航日後週一就須開船。
經過與會人員充分討論,縣長陳雪生彙整實施「東馬東台」後的時程、優缺點及決議如下:
時程:基隆晚間十一時開船、隔天凌晨六時抵東引、六時卅分開往南竿、八時卅分抵福澳港、十一時開往東引,下午一時抵達、一時卅分開往基隆、抵達時間為晚間七時卅分至八時卅分之間。
優點:
一、穩定東引對外交通。
二、順風號停駛、節省小白船費用。
三、東引鄉旅客赴台或至南竿均有選擇性。
四、因天候不佳或霧季機場關閉時,南、北竿旅客可有替代交通工具返台。
五、增加觀光客源及船票收入,以減少虧損。
六、開放旅行社切票,以拓展旅遊市場及觀光動線。
缺點:
一、航程改為「東馬東台」增加航程部份將使虧損增加。
二、進出港頻繁、船員休息時間不足。
三、南、北竿及莒光鄉親搭乘臺馬輪,均比現行要增加兩小時的航程負擔。
決議:
一、「東馬東台」方案七月一日起試辦二個月,每兩天(雙日)實施一次,單日則為「先東後馬」。
二、臺馬輪油漆剝落,速通知承商修復,按合約規定辦理。
三、今起每星期內若遇有因風浪過大而停航,當天即為保養日,星期一即正常開航。
四、與新華航業合約更改事宜,由連江航業依合約規定完成行政程序。
臺馬輪「東馬東台」 七一起試辦二個月
- 200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