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雨 沙塵暴威脅解除 環保單位:馬祖空氣品質在標準值內

  • 2006-03-21
 【本報訊】天氣冷颼颼、空氣灰濛濛!沙塵暴上週末起侵襲台灣,北部地區幾乎全籠罩在懸浮微粒每立方公尺三百微克以上濃度的沙塵中,而南部也一度衝高到近五百微克;環保署已在昨天解除北部的警報,而中南部受高壓迴流影響,汙染會持續到今天;而縣府環保局指出,地區前兩天因為都在下雨,大大降低沙塵暴的威脅,空氣品質都在標準值以內。
 環保署上週末即對全台發出警訊,沙塵暴從十九日清晨開始影響台灣,當天清晨開始,北縣萬里測站懸浮微粒濃度逐漸攀升,迅速擴散到北部。
 環保署表示,台北地區三月的空氣品質懸浮微粒通常在每立方公尺五十微克以下,十八日因鋒面前緣接近,天氣悶熱加上沒有風,汙染物聚積難以擴散,懸浮微粒竄升到每立方公尺一百五十微克,十九日凌晨一點快速飆升,中午北部各測站幾乎都超過三百微克。
 雖然北部民眾昨天外出都感受到風力強勁,因為風大,大量汙染物隨沙塵從大陸飄散到台灣北部,再逐漸往南移動速度加快。而北部地區沙塵威力逐漸減弱,中南部因目前正值東北季風減弱,西南氣流又尚未引進,空氣汙染物容易停滯。在高壓迴流的天氣型態影響下,沙塵往中南部移動後,因擴散條件不理想,無法飄散出海,空氣品質不良情況會比北部嚴重,保守估計會持續到今天。
 環保署表示,這是近兩年來影響台灣最明顯的一次,也讓有些過敏體質覺得眼睛癢、呼吸不順、流鼻水。醫師也提醒,沙塵暴夾帶的汙染物,很容易刺激呼吸道、誘發氣喘,有過敏體質者這兩天要小心防範。
 最近氣溫、濕度變化大,本來就是過敏、氣喘的好發季節,加上這一波沙塵暴,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高,有人開始流鼻水、鼻子不通,或是覺得空氣很髒。醫師表示,沙塵暴雖然不是一種過敏原,但是夾帶很多化學物質,對於血中氧氣濃度差的氣喘患者,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會帶來刺激。
 如果被沙塵暴誘發過敏反應,有的人症狀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星期,因此最近在家裡盡量打開空調,不要開窗戶通風,把髒空氣隔絕在外面,如果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或是護目鏡,而且少揉眼睛等,都能減少發生過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