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捕獲稀有鳥類「縱腹紋小鴞」 地區野放

  • 2006-11-11
 「縱腹紋小鴞」模樣相當可愛,考量其原分佈地在華北,經農委會評估選擇較接近其原分布地的馬祖進行野放。(圖/文:曹重偉)

 「縱腹紋小鴞」模樣相當可愛,考量其原分佈地在華北,經農委會評估選擇較接近其原分布地的馬祖進行野放。(圖/文:曹重偉)

 【本報訊】首見稀有鳥類「縱腹紋小鴞」到馬祖野放,高雄縣政府農業局自然生態保育課,日前在該縣捕獲一隻原分佈地在華北地區的縱腹紋小鴞,考量其故鄉位置,昨天就在該課技正黃榮謙、保育專員黃燕國護送下,將這隻小貓頭鷹從高雄輾轉送來馬祖,上午十時會同縣府建設局長柯木順、技正張壽華等在勝天公園進行野放,展開它的馬祖新生活。小小鳥兒怎從華北來到千里之外的高雄,據了解,以民眾自大陸走私入境的可能性最大。
 高雄縣政府農業局自然生態保育課,日前獲報在該縣空軍官校岡山機場,捕捉到一隻「縱腹紋小鴞」(英文名為Lit-tle Owl,『小貓頭鷹』,學名為Athene noctua),由於該鳥為外來迷途鳥類,又屬於保育類猛禽,所以委由中華民國猛禽診療醫學會代為救傷治療後,經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評估,建議其野放地點,以比較接近其原分布地之馬祖為宜。
 這隻可愛的縱腹紋小鴞昨天就由該課技正黃榮謙、保育專員黃燕國護送下來到馬祖,會同縣府建設局長柯木順、技正張壽華在勝天公園進行野放工作,由於該鳥屬夜行性禽類,剛脫離人手及綁腿的束縛還有點害怕,直往黑暗林地猛衝,低空飛行也讓大家捏了把冷汗,好在它慢慢適應周邊氣溫及環境後,漸漸隱沒林間,展開它的新生活。
 根據稀有鳥種記錄所載,「縱腹紋小鴞」通常分布在中東、北非、中亞至中國東北、華北及西部,屬常見留鳥,分布高度可達海拔四千六百公尺,習性多為夜行性,富好奇心,常神經質的點頭或轉動,有時以長腿高高站起快速振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