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迄今已邁入第七年頭,殊不知在座各位,是如何看待二○○一年迄今小三通治理經驗,或許我們鄉親沒有太多特別感受,但對我而言,不敢有同樣對晤心態,從基層攀爬學習的我,懸念的是,小三通之後,馬祖會不會再度陷入歷史窠臼,擺盪在兩岸若即若離動態平衡中,馬祖民間遊資會不會像是「拔掉瓦斯拴」一樣,急速向大陸傾斜;亦或將來福建與台灣緯度相同地方,進行配對方式發展,那麼台中與廈門之間或許只需三十分鐘航線,馬祖如何在台灣與福建夾擊經濟板塊下,找到出口,這些都是我所憂心的。所以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們姑且錯開肯定兩岸地方政府如何突破傳統束縛,展現魄力推動兩岸文化、經濟交融的推崇,也略過對小三通推動具名或不具名英雄致意,謹就經濟人觀點,詮釋「區域經濟」不可擋,馬祖如何依附福建省,結合成一個經濟圈,形成共生共榮的「小兩岸」經濟關係,提供平凡意見,來呼應今天的主題「兩岸合作,共同發展」。
靠近福建的馬祖列島,雖然是臺灣和大陸拉出國界的點,但翻開馬祖歷史扉頁,馬祖最繁榮優質三個時段,無論是鄭和下西洋,福建闢為五口通商口岸,或國共內戰期間,都是依附福建省結合成經濟圈,中介商船往來,如今拜小三通之賜,馬祖重拾與福建省的經濟依存關係,若就歷史背景推進,現階段的馬祖似乎有可能依附福建,再創一次繁榮優質時段,但若就一個事件或一個現象座標頭價值判斷,我端詳不出這樣樂觀氣息,因為小三通對馬祖個案而言,除提供廉價、新鮮農漁產品、降低福、馬往返成本,增加「設籍人口」或少數旅行業者受益外,對馬祖經濟發展,看不出有太大改變。倒是小三通之後,大量經濟傾斜對福建觀光旅遊、酒店、零售市場和房地產商機具有帶動效果。所以我面對福建省提出「海峽兩岸經濟區」的構想,將臺灣海峽聚落集群,納入「海峽兩岸經濟區」板模上,是否能在大、小三通議題上,找出另一個趨於兩岸平衡點的光譜,寄予厚望。但是如何實現兩岸在經濟、文化、社區互動等領域的整合,除端賴兩岸領導人的決策與視野外,是否採取得宜的行動與措施也是關鍵。
「海峽兩岸經濟區」是福建省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經濟圈、西部大開發、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之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的構想。它是以一個「區域經濟」戰略佈局的概念,我個人以為「區域經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畢竟「區域合作,化解國家界線」是全球化浪濤。馬祖能否在這股歷史洪流中,附著福建結合成一個經濟圈,對馬祖而言,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這也吻合我們當時推動小三通,對馬祖而言,就多個發展機會的邏輯。但在這之前,我個人必須強調一個重要的命題,那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區」的構想,必須能政經分離,不會是說一套做一套,一會兒只活在經濟裏,一會兒只活在政治裏的「創造性模糊」中。
最後,我以「歷史不會同情弱者,也不會諂媚強者,不陷入歷史洪流窠臼,唯一出口,是創造未來,紀錄歷史,而不是等待歷史,等待未來走向我們」予以共勉。今天有幸參加這樣盛大論壇,給我最大省思的是,在這兩岸起伏僵持的政治貧瘠土壤上,要栽種出豐饒多姿共榮的花朵,根底在於,我們是否抓緊機會、掌握住趨勢、加上獨具的遠見、最高行動力。如果說,「執政是一場測驗」,那麼這場測驗必須通過歷史盤點之後,才更有價值,今天與會的各位都正在創造歷史……。
再次,祝福大會圓滿,各位女士先生事事如意!
區域經濟,創造馬祖新顯學-參加第二屆「兩岸縣市雙百論壇」講稿全文 文:陳振清
- 2007-07-21